一、結婚當事人必須具有結婚的行為能力
結婚的行為能力是指當事人依法能夠獨立有效地實施結婚行為,并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后果的資格或能力。判斷自然人結婚的行為能力以其一定的自然年齡和智力、健康狀況為標準。按照我國《婚姻法》的規定,男22周歲,女20周歲,才具有結婚的行為能力。未達到法定婚齡,或已達到了法定婚齡,但是有精神病而不能辨認行為后果的自然人,則不具備結婚的行為能力。
在一些國家的立法中,結婚的年齡比成年年齡要低,因此要求未成年人結婚須得到父母的同意,以幫助沒有完全行為能力人決定婚姻大事。如《法國民法典》第388條規定,“男或女,年齡不滿18周歲者,是未成年人”。也就是說,按照法國法律,18周歲以上者為成年人。而按照《法國民法典》第144條的規定,男滿18周歲,女滿15周歲可以結婚。因此,在法國就可能出現未成年人結婚的情況。于是,該法典第148條又規定,“未經父與母同意,未成年人不得結婚”,即未成年人結婚必須得到父與母的同意。我國《婚姻法》規定的結婚年齡高于成年年齡,不存在未成年人結婚需征得父母同意的問題。
二、結婚雙方的意思表示必須具有自愿性、真實性
當代各國婚姻法大都要求結婚必須以雙方的“合意”為基礎。如《德國民法典》第1310條規定:“結婚必須有結婚人在戶籍官員面前聲明相互結婚之意愿”;《瑞士民法典》第117條規定,“身份官員應向婚約雙方分別詢問有無結婚的意思。在得到對上述問題肯定的答復后,身份官員宣布,因雙方的同意,婚姻依法成立”。
我國《婚姻法》第5條規定:“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愿,不許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何謂“男女雙方完全自愿”一般認為包含三層意思:首先,自愿必須是男女雙方自愿而不是單方自愿,任何一方都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其次,自愿是男女雙方本人自愿,而不需要第三人的同意。最后,自愿必須是男女雙方真實的自愿而不是勉強同意。不過,強調結婚必須男女雙方自愿,并不是說男女雙方不可以就結婚問題向第三人(父母、親朋好友等)征示意見,也不是說第三人不可以對結婚的男女雙方提出建議,只是是否征求或者采納第三人的建議,應由結婚當事人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直被電話騷擾,報警是否能處理
2020-12-17訂金與定金的差別有哪些
2020-12-14什么財產既可以抵押又可以質押
2021-03-21遺贈扶養協議公證常識
2020-12-02房屋贈與過戶費用包括哪些
2021-01-07企業作為擔保人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0有購房合同但是沒有房產證可以保全嗎
2020-12-15公司規章制度需要公示嗎
2020-11-22是否對其他單位承擔競業限制義務
2021-03-19免責條款有哪些特征
2020-12-03勞務合同和就業協議書有什么不同
2021-01-25員工簽勞務合同有什么風險
2020-12-01試用期離職主管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05實習期滿工傷 未簽合同的賠償
2020-12-09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勞動局都管些什么
2020-11-16人身保險理賠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1-16航班延誤險得不到理賠怎么辦
2020-12-15低廉團險理賠條件苛刻 7萬保單只賠2800元
2021-03-23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