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訴,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對某一問題的處理結果不正確,而向國家的有關機關申述理由,請求重新處理的行為。
申訴,是公民維護權益的一種方式,具有法律效力。申訴有兩種,一則訴訟當事人或其他有關公民對已發生
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不服時,依法向法院或者檢察機關提出重新處理的要求。二則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政黨、社團成員對所受處分不服時,向原機關、組織或上級機關,組織提出自己的意見。
訴訟上的申訴,是指當事人、被害人及其家屬或者知道案件情況的其他公民,認
為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有錯誤,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要求依法處理,予以糾正的行為。
非訴訟上的申訴,是指公民或者企業事業等單位,因本身的合法權益問題不服行政部門的處理、處罰或紀律處分,而向該部門或其上級機關提出要求重新處理,予以糾正的行為。
訴訟上的申訴,申訴人申訴時,可以請律師給予幫助。民事案件和經濟案件,還可以請律師擔任代理人,代替申訴人申訴。對于非訴訟上的申訴,如果屬于經濟合同糾紛或者傷害賠償等民事范圍的問題,可用調解和仲裁方法解決的,依據律師法和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申訴人可以委托律師擔任其代理人;對于其他問題的申訴,律師只能代寫申訴書和提供法律、政策上的意見,卻不能接受委托而擔任代理人。
申訴是指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認為確有錯誤,向原審人民法院和上級人民法院提出的重新處理的一種訴訟請求。
在申訴期間,原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
如發現申訴有理的,由法院院長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是否再審。
《民事訴訟法》中都有什么規定?
1、第一百三十五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2、第一百四十六條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3、第一百一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
4、第一百一十四條人民法院對決定受理的案件,應當在受理案件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中向當事人告知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或者口頭告知。
5、第一百一十五條合議庭組成人員確定后,應當在三日內告知當事人。
6、第一百一十六條審判人員必須認真審核訴訟材料,調查收集必要的證據。
7、第一百一十七條人民法院派出人員進行調查時,應當向被調查人出示證件。
8、第一百一十八條人民法院在必要時可以委托外地人民法院調查。
民事訴訟過期了自己想要申訴但對于它的內容并不清楚,可以來律霸網找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履約保證金為什么不等同于違約金
2020-12-18未按時支付定金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2-26主債務過期怎么解除抵押權
2021-03-25什么是侵占罪,與盜竊罪有何不同
2021-02-07仲裁裁決的效力怎樣
2020-12-07離婚后孩子的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0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有什么
2021-02-19贍養老人的繼子能分撫恤金嗎
2020-12-08特警有權開交警罰單嗎
2020-11-30房改售房面積如何計算?
2020-12-10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可以遺贈嗎
2021-01-18夫妻唯一住房能執行嗎
2021-01-26企業勞動合同免責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6免責條款有哪些特征
2020-12-03公司沒有陪產假違法嗎
2021-01-19內退職工是否屬于退休職工
2020-12-19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是什么意思
2021-02-15試用期、服務期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3工作合同實習多長時間
2021-03-16老板拖欠工資超過1年員工還可以追討嗎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