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侵權行為,是由于存在缺陷的產品造成他人人身、財產的損害,而應由缺陷產品的制造者或者銷售者承擔賠償責任的侵權行為。
構成產品侵權責任,須具備以下要件:
1、須有缺陷產品。
構成產品侵權責任的首要條件,是產品缺陷。
產品,是指經過加工、制作,用于銷售的產品。
產品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經過加工、制作,未經過加工制作的自然物,不是產品;二是用于銷售,因而是可以進入流通領域的物。缺陷,是指產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產品有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是指不符合該標準。
缺陷分為三種:一是設計缺陷,是指產品在設計時在產品結構、配方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的危險。二是制造缺陷,是指產品在制造過程中,因原材料、配件、工藝、程序等方面存在錯誤,導致制作成的最終產品上具有不合理的危險性。三是警示說明不充分的缺陷,是指產品在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合理危險,在銷售的產品上沒有予以充分的警示與說明的缺陷。
2、須有人身、財產的損害事實。
產品侵權責任中的損害事實與其他侵權行為的損害事實相比,往往具有受害人多、損害嚴重、損害發生的時間有早有晚的特點。人身損害包括致人死亡和致人傷殘。
財產損失,不是指缺陷產品本身的損失,即購買該產品所付價金的損失,而是指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的損失,其范圍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
精神損害,是指缺陷產品致人損害,給受害人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和感情創傷,一般不是指受害人名譽權等人格權或者人格利益的損害。
產品侵權造成精神損害,多數是指人身傷害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對此應當予以撫慰金賠償。
3、須有因果關系。
產品侵權責任中的因果關系,是指缺陷產品與受害人的損害事實之間存在的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產品缺陷是原因,損害事實是結果。
確認產品責任的因果關系,要由受害人證明,證明的內容是,損害是由于使用或消費有缺陷的產品所致。
產品生產者能夠證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其一,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的;
其二,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
其三,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的存在的。產品侵權行為的概念、侵權責任構成要件及免責事由<產品責任<人身損害法律知識網站:人身損害網
相關文章·商品存在缺陷該有誰負責·產品質量責任損害賠償糾紛案中的證據保全與舉證責任·產品說明警示不充分造成的侵權行為特別推薦·產品質量責任與產品責任之區分·產品責任糾紛案中的無過錯歸責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擔保主債權的范圍是什么
2021-03-10工傷申報材料一覽表
2021-03-04房屋可以贈予嗎
2021-03-19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抵押條件有哪些
2020-12-15什么工作可以雇傭童工
2021-03-01機動車未經登記是否取得物權
2020-12-20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時間的規定是什么
2021-02-02新交規酒駕如何處罰
2020-12-20勞動工傷賠償程序
2021-02-16本案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0-11-24判決書下來后多久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2021-03-08私人借錢用房子做抵押安全嗎
2021-03-19學生在學校自殘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1-24經濟賠償金是什么
2021-01-24定期人壽保險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車買過的交強險和商業險能退嗎
2021-03-11產品責任險中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2-06出口運輸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1-01-27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23保險合同生效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