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墜物的責任要怎么劃分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民法典》完善了高空拋物墜物相關各方的民事責任,用讓拋物者買單的方式守護頭頂安全。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 禁止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補償后,有權向侵權人追償。
1、避免自然力造成墜物。在大風暴雨天氣及時關窗,收好可能因風大刮落的物品如晾曬的衣服,陽臺的花盆等。
2、經常檢查空調室外機、外飄窗、防盜網等設施,到一定年限后及時更換。
3、物業公司進行高空維修、清洗外墻面等高空作業時,做好防護措施,防止物品不慎墜落,在作業工作期間樹立指示牌提醒路人繞道行走或安排專門人員引導行人。平時,物業公司要做好建筑外墻的檢查和日常養護,避免發生公共區域設施如外墻皮,公共區域玻璃,窗戶等物墜落造成對業主的傷害。
4、住在高層的市民要改掉隨手亂扔果核果皮、煙頭等雜物的習慣,大家一起創造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
高空墜物被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故意,一種是意外。前者是一種自私損人的行為,比如從窗戶向外拋撒垃圾、生活用品等;后者則是由于客觀條件引發的意外事件,比如風把玻璃吹落,墻體瓷片由于年久脫落等。但是,不管是哪一種行為,高空墜物都被認為是一種侵權行為。然而,面對高空墜物這種侵權行為,在很多時候,并不好明確責任人。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七條規定,“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也就是說,如果無法確定具體侵權人,涉事高層建筑全體住戶均存在加害可能性,應承擔補償責任。
律霸網小編提醒您,這種情況就要先確定受傷的傷員與侵權人是否有私人恩怨,如果是故意傷害那就要按刑事責任來認定了。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局工傷認定程序
2021-02-17科創板最新消息2020
2021-01-29第三方網絡平臺主要涉及的法律
2021-02-11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責任,股票可用于債權擔保嗎
2021-01-13車禍評殘需要多少錢
2021-01-09影樓拍照不給底片是否違法
2021-03-11坐公交車受傷誰承擔責任
2020-12-18擔任安全監護人有哪些條件
2020-12-29山西銀監會非法集資條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6企業承包經營合同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7賣房人如何簽訂售房合同
2020-11-26商場顧客摔傷誰負責
2020-11-18業主委員會的法律地位是怎樣的
2020-12-26網簽購房合同查詢
2021-03-12房產贈與給子女的契稅怎么計算
2020-12-30可變更勞動合同的情況有哪些
2020-11-23勞動合同未到期補償金多少
2021-02-06社保能不能當作在某單位工作的證據
2021-02-23保險標的所有權轉移的認定
2021-01-25什么是保單現金價值呢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