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濟補償金的時間規定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的計算】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額外經濟補償金的規定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勞動部1994年12月3日發布)第10條規定: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后,未按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除全額發給經濟補償金外,還須按該經濟補償金數額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額外經濟補償金。 這是在《勞動合同法》施行前用人單位支付50%額外經濟補償金的法律依據,但《勞動合同法》施行后,并沒有繼續采納上述原勞動部的意見,而是在吸收上述意見的基礎上,明確規定 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50%額外經濟補償金是否繼續適用,不再適用即《勞動合同法》用加付賠償金取代了原勞動部規定的50%的額外經濟補償金。根據上位法優于下位法、新法優于舊法等法律適用原則,《勞動合同法》施行后,原勞動部規定的50%的額外經濟補償金不再適用。但在適用加付賠償金時應注意,其適用主體應為勞動行政部門,即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的前提是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限期支付而用人單位逾期不支付。勞動行政部門不能一接到投訴就直接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勞動者也不能直接向仲裁機構或法院主張50%以上100%以下標準的賠償金,其應向勞動行政部門申請解決。
三、不應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1)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用人單位提高勞動合同工資待遇但勞動者不愿意續簽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2)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由于主管部門調動或轉移工作單位而被解除勞動合同,未造成失業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3)由于勞動者的過失,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所述,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并且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經濟補償金是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如果協商不了可以到勞動部門申請勞動仲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定金及定金罰則
2020-12-01誹謗他人偷盜怎么判罰
2020-12-10房屋相鄰權糾紛與時效有否關系
2020-12-20勞動者可以在哪些地方進行職業病診斷
2021-02-14房產繼承協議書如何寫
2020-12-15網絡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1-24如何討回回購房定金
2020-12-05拘傳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0-12-11勸別人喝酒造成他人人身損害需要承擔責任
2020-11-21老人能要以前的贍養費嗎
2020-11-15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民事賠償標準
2021-02-19男性可以申請人身保護令嗎
2021-01-16貪污罪與挪用公款、挪用資金罪之異同
2021-02-12合同形式的概念
2021-01-13變更勞動合同內容要什么條件
2021-01-25實習期三個月合同簽幾年
2021-01-08調崗降薪離職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18勞務外包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4辭職不批準去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25如何進行人壽保險理賠呢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