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提起公益訴訟的主體包括哪些
公益訴訟的主體主要包括人民檢察院、社會公益團體、個人等等。無論自然人、社會組織、檢察機關還是行政機關作為原告參與公益訴訟,都存在各自的優勢和劣勢。因此,建立一種互補的多元制主體模式將更符合現實所需。每一個人都是自己利益的最佳保護者,予公民公益訴訟起訴權是法律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1、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其作為國家公訴機關,代表公共利益提起訴訟,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是其本身的職責所在。刑事訴訟中,檢察院代表國家對犯罪嫌疑人提起訴訟以追究其刑事責任,作為政府的代言人,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推動、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共利益。
2、社會公益團體:社會公益團體是指非政府的、不把利潤最大化當作首要目標,且以社會公益事業為主要追求目標的社會組織與團體。市民社會需要通過在公共領域進行公共溝通才可能達成,不是任何一個人有權力說我代表、我限定、我就是就能實現的,因此,公益訴訟更多的應是一種動員、溝通、教育的方式,通過這些方式來實現公共利益。
3、個人:或者稱個體,一般指一個人或是一個群體中的特定的主體。個人在什么樣的事件當中能夠聲稱自己代表公共利益,當然這種所謂的代表公共利益都是聲稱,都是自己認為的。
公益訴訟的分類
按照訴訟法的性質或者被訴對象不同劃分為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照提起訴訟的主體公益訴訟可以劃分為檢察機關提起的公益訴訟、其他社會團體和個人公益訴訟。
1、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介紹
公益訴訟包括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這是按照適用的訴訟法的性質或者被訴對象(客體)的不同劃分的;按照提起訴訟的主體公益訴訟可以劃分為檢察機關提起的公益訴訟、其他社會團體和個人提起的公益訴訟,前者稱為民事公訴或行政公訴,后者稱為一般公益訴訟。
2、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的區別:
(1)、兩者所維護的法律規范的性質不同,前者所要維護的是行政法律規范,后者所要維護的是民事法律規范;
(2)、兩者的被告不同,行政公益訴訟以行政機關或其他公權機關為被告,而民事公益訴訟則以民事主體(或私人)為被告。
綜上所述,公益訴訟的主體主要包括人民檢察院、社會公益團體、個人等等。無論自然人、社會組織、檢察機關還是行政機關作為原告參與公益訴訟,都存在各自的優勢和劣勢。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在城市打工車禍致殘殘疾賠償金怎么算
2021-01-06雙方都是華僑能在中國離婚嗎
2021-03-13成為獨立董事需滿足哪些條件
2021-02-06普通合伙人轉讓公司份額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31協議離婚可是男方不付孩子的撫養費怎么辦
2020-11-20如何撤銷錯誤的終結裁定
2021-02-27家庭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0-12-22協警開了罰單怎么辦
2020-12-22擔保合同需要債務人知道嗎
2021-03-04老人去世后房產繼承交稅嗎
2021-02-06用人單位如何采取措施用法律手段裁員
2021-02-13員工請假多久算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8崗位調動與集團公司的勞動合同會自動終止嗎
2020-12-29勞動關系確認勞動關系爭議情形
2021-03-06試工期階段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3-07離職檢查電腦合法嗎
2020-11-24公司裁員賠償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2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貨車連撞3輛豪車續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15飛機延誤的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