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侵權責任法》中,不同的侵權事件的歸責原則是不一樣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過錯歸責原則吧!
過錯責任原則
所謂過錯責任原則是指當事人的主觀過錯是構成侵權行為的必備要件的歸責原則。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過錯是行為人決定其行動的一種故意或過失的主觀心理狀態。過錯違反的是對他人的注意義務,表明了行為人主觀上的應受非難性或應受譴責性,是對行為人的行為的否定評價。過錯責任的意義表現在,根據過錯責任的要求,在一般侵權行為中,只要行為人盡到了應有的合理、謹慎的注意義務,即使發生了損害后果,也不能要求其承擔責任。其目的在于引導人們行為的合理性。在過錯責任下,對一般侵權責任行為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受害人有義務舉出相應證據表明加害人主觀上有過錯,以保障其主張得到支持。加害人過錯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對其賠償責任的范圍產生影響。
適用過錯責任原則時,第三人的過錯和受害人的過錯對責任承擔有重要影響。如果第三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即構成共同過錯,應由共同加害人按過錯大小分擔民事責任,且相互承擔連帶責任。如果受害人對于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則構成混合過錯,依法可以減輕加害人的民事責任。
過錯推定責任,是指一旦行為人的行為致人損害就推定其主觀上有過錯,除非其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否則應承擔民事責任。例如民法通則第126條規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受害人只需證明加害人實施了加害行為,造成了損害后果,加害行為與損害后果間存在因果關系,無需對加害人的主觀過錯情況進行證明,就可推定加害人主觀上有過錯,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加害人為了免除其責任,應由其自己證明主觀上無過錯。過錯推定責任不能任意運用,只有在法律進行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才可適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護人有權利不讓爺爺奶奶看孩子嗎
2020-12-15違約責任是財產責任嗎
2020-12-15學徒是雇傭關系嗎
2020-11-20地役權是否適用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20-11-19公司執行董事要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3勞動者被追究刑事責任幾年后能否開除
2020-12-12合同爭議是否應該先仲裁再訴訟
2020-11-24產假期間安排工作符合法律規定嗎
2020-11-22車輛出險保險索賠技巧
2020-11-11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什么是保險合同
2021-03-21海上保險合同保險標的規定
2021-03-16保險合同多久沒有交保費合同會終止
2021-01-28大貨車盲區肇事未發現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6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0保險公司承擔的賠償金能追償嗎
2021-02-25無交通事故現場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2-09保險合同違約的利息怎么計算
2020-12-04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有什么不同嗎
2020-12-28土地轉讓未經過村委會合同有效嗎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