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避險意圖
避險意圖是緊急避險構成的主觀條件,指行為人實行緊急避險的目的在于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因此,行為人實行緊急避險,必須是為了保護合法利益。為了保護非法利益,不允許實行緊急避險。例如,脫逃犯為了逃避公安人員的追捕而侵入他人的住宅,不能認為是緊急避險,仍應負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的刑事責任。
(二)避險起因
避險起因是指只有存在著對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的危險,才能實行緊急避險。不存在一定的危險,也就無所謂避險可言。一般來說,造成危險的原因是以下這些:首先是人的行為,而且必須是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前面已經說過,對于合法行為,不能實行緊急避險。其次是自然界的力量,例如火災、洪水、狂風、大浪、山崩、地震等等。三是來自動物的侵襲,例如牛-馬踐踏、猛獸追撲等。在以上原因對國家、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權利造成危險的情況下,可以實行緊急避險。
如果實際并不存在著危險,由于對事實的認識錯誤,行為人善意地誤認為存在這種危險,因而實行了所謂緊急避險,在刑法理論上稱為假想避險。假想避險的責任,適用對事實認識錯誤的解決原則。
(三)避險客體
緊急避險是采取損害一種合法權益的方法保全另一種合法權益。因此,緊急避險所損害的客體是第三者的合法權益。明確這一點,對于區分緊急避險和正當防衛具有重大的意義。在行為人的不法侵害造成對國家、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權利的危險的情況下,如果通過損害不法侵害人的利益的方法來保護合法權益,那就是正當防衛。如果通過損害第三者的合法權益的方法來保護合法權益,那就是緊急避險。損害的對象不同,是緊急避險與正當防衛的重要區別之一。
(四)避險時間
緊急避險的時間條件,是指正在發生的危險必須是迫在眉睫,對國家、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權利已直接構成了威脅。對于尚未到來或已經過去的危險,都不能實行緊急避險。否則就是避險不適時。例如,海上大風已過,已經不存在對航行的威脅,船長這時還命令把貨物扔下海去,這就是避險不適時。船長對由此而造成的重大損害,應負刑事責任。
(五)避險可行性
緊急避險的可行性條件,是指只有在不得已即沒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危險時,才允許實行緊急避險。這也是緊急避險和正當防衛的重要區別之一。因為緊急避險是通過損害一個合法權益而保全另一合法權益,所以對于緊急避險的可行性不能不加以嚴格限制,只有當緊急避險成為唯一可以免遭危險的方法時,才允許實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或妻一方有權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嗎
2021-03-24商帳追收委托流程是什么
2020-11-24個人反擔保保證函
2021-03-21合伙企業與個人合伙的區別
2021-03-04終審判決維持原判怎么執行
2020-12-01晚婚晚育優惠政策有哪些
2020-12-28辭退后還能辦病退嗎
2021-02-08購房還貸有哪些小技巧
2021-01-06單位集資房什么時候能上市買賣
2021-03-23用人單位如何發錄用通知
2021-01-16解除合同賠償金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04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限制單位
2021-01-01脫崗可以辭退嗎
2021-02-03離職時扣除工裝折舊費合法嗎
2020-12-05無故辭退員工無合同怎么維權
2021-02-15交通肇事逃逸后,被保險人哪些請求商業險賠付獲支持
2021-01-27我國保險合同解除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保險代位權和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0-12-26保險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是什么
2020-12-02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