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電子合同訂立要約承諾電子交易
電子合同,目前是指通過電子計算機網絡系統訂立的,以數據電文的方式來生成、儲存和傳遞商業貿易信息的一種現代貿易方式,主要有電子數據交換系統(EDI)、電子郵件(E-mail)和計算機傳真等形式。[1]關于電子通訊合同的形式問題。各國主要有兩種做法:(1)將電子通訊合同擬制為書面形式的一種。如我國新《合同法》的第11條。再如新加坡《電子交易法》也承認數據電文形式屬于書面形式的范疇,但這種承認不適用于某些材料,如遺囑、流通票據、所有權文據、不動產買賣合同。不過部長有權對所列這些材料的名目進行調整,因而仍有一定的靈活性。[2](2)承認電子通訊合同在一定情況下的效力,但不將其納入書面形式的范疇。如香港《電子交易條例》原則上確認電子合同的有效性,但未將其作為書面形式的一種。該條例規定,某些文件類別仍必須以書面作出,不可用數據電文的形式,包括遺囑、信托、授權書、不動產契據、誓章、法庭文件及可流傳票據等,這是考慮到電子商務在香港始終是一個新生事物。[3]
電子交易由于其不同于傳統合同的特點,在交易中產生的糾紛的解決也不能完全按照傳統合同的解決辦法,故對此有研究和完善立法的必要,隨著我國“電子簽名法”的實施,在不久的將來電子通訊合同將呈迅猛發展之勢,本文擬通過對該問題的調查以期得出一些對完善立法和司法中有價值的建議和分析。
一、電子合同的訂立在現實中需要明確和解決的問題
1、關于電子合同要約與承諾生效的時間、地點及其撤回撤銷問題。新《合同法》對要約承諾的生效時間規定如下:“采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痹陔娮由虅罩校瑓^分到達主義與發信主義很有必要,當網絡出現技術故障導致信息發出卻被堵在途中時,依到達主義,意思表示未生效,而依發信主義,則意思表示生效。這種到達主義的做法能使意思表示的傳達風險在雙方之間公平分擔,各方對其控制范圍內發生的風險承擔責任。但我國《合同法》的規定仍存在一些缺漏,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安置房無證怎么立遺囑
2020-11-17補償安置協議可以行政訴訟嗎
2020-12-17仲裁以后還可以訴訟嗎
2021-03-07非訴行政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9賣假貨會判刑嗎,賣假貨的法律責任
2020-11-15交易失敗是否還交中介費
2021-01-22證明勞動關系方面的證據有哪些?
2020-11-30勞務外包需要行政許可嗎
2021-03-05意外險報銷的流程是什么樣的,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9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2021-02-07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二)
2021-02-11開車撞死人保險怎么理賠
2020-11-11人身保險合同理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1車保險單寫錯了怎么辦
2021-03-22保險法對維護保險標的安全基本規則有哪些規定
2021-03-02承包合同書范本
2020-12-07土地出讓金的返還費用有哪些
2021-01-20承包土地互換合同怎么寫
2021-02-112020年新農村建設,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