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子商務征稅存在的問題
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在給經濟增長帶來巨大推動的同時,也給各國的稅收帶來了問題。因為無論是現行的國際貿易條約,還是各國法律的現行規定都是為適應傳統的有紙貿易的要求而制定的,當這些現行的條約應用于國際電子貿易時必然會引起法律上的不協調。
第一,確定納稅主體難。電子商務是在網上進行的,個人或企業的身份是可以虛擬的,網站只是中間媒介,買賣雙方完全可以在網上溝通好后再通過網下完成交易,稅務機關難以察覺交易的發生,即使知道有交易行為發生,如果刻意隱瞞,稅務機關要找到買賣雙方也非常困難,大量的稅款在網上交易中流失。
第二,確定稅收征管對象難。電子商務改變了產品的形態,借助網絡將有形商品以數字化的形式進行傳輸與復制,模糊了有形商品、無形資產、特許權使用及服務之間的概念,難以確定一項收入到底是何種所得,失去了區別稅收性質和稅種的依據。傳統的憑證是以紙質銷售憑證為基礎的,而在電子市場這個獨特的環境下所有買賣雙方的合同,以及作為銷售憑證的各種票據都以電子形式存在,這使傳統的追蹤審計失去線索。
第三,實行稅收管轄權難。首先,電子商務弱化地域稅收管轄權。地域稅收管轄權是對來源于一國境內的全部所得,以及在本國領土范圍內的財產行使征收權。地域管轄權以各國地理界線為基準,電子商務則消除了國家間的界限,模糊了地域管轄權的概念。其次,電子商務動搖了居民管轄權。居民管轄權是對一國居民在世界范圍內的全部所得和財產行使征稅權力,而現行稅制一般都以有無住所、是否為常設機構等作為納稅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標準。然而,電子商務的虛擬化,往往使企業的貿易活動不再需要原有的固定營業場所等有形機構來完成,造成無法判定國際稅收中的這類概念。
2.電子商務稅收的國際形勢
1)以美國為代表的免稅派,認為對電子商務征稅將會嚴重阻礙這種貿易形式的發展,有悖于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美國已對電子交易制定了明確的暫免征稅的稅收政策,這極大地促進了因特網及電子商務的發展,有其非常有效的一面。此外,從美國政府的主張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其極力維護自身利益的一面。因為完全免征電子商務稅的物品,無非是軟件、音像制品及書籍等,而這些產品大都是美國的出口產品。這樣可能導致美國一直居于國際電子商務的主導地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特許經營合同的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7行政命令是否可以提起復議
2020-12-01有誰知道騷擾電話達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報警
2021-03-16軟件侵權能兩人一起實施嗎
2020-11-16專利申請的消極條件是什么
2020-12-04合同法中債務可以抵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房屋拆遷合同樣本
2021-02-23個人購買住房是否免征印花稅
2020-12-27如何約定競業限制條款才合法?
2021-01-09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務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2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10財產保險與人身保險保險標的不同
2021-02-05保險合同免責條款告知義務
2020-11-21車輛沒買保險被撞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15無證推車遇事故 保險公司免賠嗎
2020-12-17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候成立
2020-12-06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對當事人有什么要求
2021-02-13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證的辦法機構是哪一個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