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新品種權的內容
1.控制權。指植物新品種權人對植物新品種的繁殖材料享有排他性的控制權,未經指植物新品種權人的同意,任何人都不得以商業目的生產或者銷售該新品種的繁殖材料,不得為商業目的將該植物新品種的繁殖材料重復使用于生產另一品種的繁殖材料。
2.使用權。植物新品種權人有權對該植物新品種的繁殖材料進行生產或銷售,以獲得商業利潤。有權將該植物新品種的繁殖材料重復使用于生產另一品種的繁殖材料。
3.轉讓權。植物新品種的育種人有權將植物新品種權依法轉讓。繼受取得的植物新品種權的權利人,也可將植物新品種權再次轉讓。
4.許-可他人使用權。植物新品種權人可以許-可他人在一定的范圍內使用。權利人和受許-可人通過訂立許-可使用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5.授權品種名稱的永久使用權。不論該植物新品種的保護期是否屆滿,植物新品種權人都有權要求銷售該授權品種的單位或個人使用注冊登記的名稱。
6.追償權。植物新品種權被授予后,在自初步審查合格公告之日起至被授予植物新品種權之日止的期間,對未經申請人許-可,為商業目的生產或者銷售該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的單位和個人,植物新品種權人享有追償的權利。
二、植物新品種權的限制
1.合理使用。法律允許他人在有些情況下,可以不經植物新品種權人的同意,不向植物新品種權人支付使用費,就可利用該植物新品種。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規定了兩種情形:一是利用授權品種進行育種及其他科研活動的;二是農民自繁自用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的。但我國法律同時規定,合理使用人在合理使用期間不得侵犯植物新品種權人的其他權利。
2.強制許-可使用。審批機關為了國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可以做出實施植物新品種強制許-可的決定,并予以登記和公告。取得實施強制許-可的單位或個人,應當付給植物新品種權人合理的使用費。使用費的數額,由雙方協商;不能達成協議的,由審批機關裁決。植物新品種權人對強制許-可決定或強制許-可使用費的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植物新品種權是由新指定的法律法規確定的權利,是為了保證研究人員合理處置研究成果而設立的。有利于對研究人員進行一定程度上的鼓勵,以激發研究人員的積極性。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鑒定需要多少錢呢
2021-01-13村委會法律顧問合同范本
2021-02-11原產地標記與地理標志有哪些異同
2020-11-25馳名商標侵權的情形
2020-12-11未約定保證方式債權人直接找保證人還款合法嗎
2021-02-15犯受賄罪一般會判死刑嗎
2021-02-10公示催告流程的適用范圍
2021-02-16監護人要負刑事責任嗎
2020-12-04勞動合同不變更要賠償嗎
2020-11-09合同債務有哪些類型
2021-02-14什么情形下訂立的合同屬于效力待定合同
2021-03-08老年人無兒無女財產的第一繼承人是誰
2020-12-08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實習期不給工資能告單位嗎
2020-12-15買兒童保險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0-12-07保險投保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保險合同中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是什么
2021-02-28什么叫做保費墊付
2021-01-21離婚后還是原配偶保單的受益人嗎
2021-01-05本案張某的死亡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