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員工自己辭職有補償金嗎?
在司法實踐中,只要是員工以個人原因提出辭職的,比如“家里有事、個人發展、出去創業”等等,如果公司能夠舉證證明員工該辭職理由(通常在辭職信、離職交接表、或離職協議書中可找到辭職理由),裁判機關一般都不會支持經濟補償金。
并且,以個人理由辭職的,員工還需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公司才行,否則,未經公司同意不辭而別或達不到法定通知期離職的,都屬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行為,不僅拿不到經濟補償金,可能還要賠償公司的經濟損失。
二、員工以公司存在特定違法行為“被迫辭職”的,公司需支付經濟補償金
實務中,一些公司存在克扣員工工資,停發、少發或拖欠工資行為,還有一些公司不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費,還有公司讓員工在有毒、無防護設備等惡劣的生產環境下勞動的。
針對這種情況,為保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勞動合同法規定了員工享有特別解除權,可無條件與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還可獲得經濟補償金。這就是實踐中通常所稱的“被迫辭職”。
依據勞動合同法第38條的規定,公司存在以下違法行為,員工可以“被迫辭職”:
1、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2、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3、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4、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5、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時存在欺詐、脅迫、趁人之危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6、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三、其它情況
勞動合同法第46條明確規定員工依照第38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公司應當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員工在依據勞動合同法第38條“被迫辭職”時,需注意各地司法實踐中所把握的“度”,要不然一不小心“被迫辭職”可能變成違法解除。
勞動者在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后,雙方應當就工資待遇、工資支付方式和其它需要說明的情況進行詳細說明,并達成一致意見,雙方嚴格履行好各自職責并遵守相關條款來執行。如果員工是自己要求辭職的,用人單位是不需要支付賠償金的,如果用人單位違法解決勞動合同的,則需要賠償。
沒簽勞動合同辭職怎么辦?
員工主動辭職可以得到補償嗎
沒簽勞動合同辭職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要約收購義務
2021-01-07行政訴訟受案范圍是否包括拆除建筑物
2020-12-22違法記錄算個人隱私嗎
2021-03-24未成年孩子名下的房產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2-10賣假貨屬于詐騙罪嗎
2020-12-21關于夫妻債務問題裁判的新思路
2021-01-06贍養協議公證細則
2021-01-18只有購房合同沒有房產證的房子可以保全嗎
2021-03-21律師調解婚姻糾紛應遵守哪些原則
2021-03-10轉繼承效力如何規定
2020-12-12軍人撫恤金能否被凍結執行
2020-12-29辦理撤消房產贈與手續需交稅嗎
2020-11-15如何認識口頭變更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1-01-26勞務合同中途中止需要補償嗎
2020-11-23離職工資過一個月才結算合法嗎
2021-02-01勞動糾紛宣判后多久執行
2020-12-29沒在現場報案保險公司需不需要理賠
2021-02-23某保險公司訴袁某 廖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8保險合同違約責任形式有哪些
2021-01-16車禍受傷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