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工主體責任是勞動關系嗎?
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fā)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而并未規(guī)定視為雙方形成勞動關系。請注意,承擔民事責任與是否形成勞動關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如果將此處規(guī)定的承擔用工主體責任理解為必然形成勞動關系是錯誤的,同時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的規(guī)定相抵觸。
二、法律未對“用工主體責任”作出明確規(guī)定,責任性質混亂。
目前法律也沒有對“用工主體責任”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司法實踐中法院更多的是參考2011年第八次全國民事審判會議紀要第五十九條規(guī)定:建設單位將工程發(fā)包給承包人,承包人又非法轉包或者違法分包給實際施工人,實際施工人招用的勞動者請求確認與具有用工主體資格的發(fā)包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的,不予支持。
在不確認勞動關系的情況下,勞動者無法再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只能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人身損害賠償。但是2013年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關于執(zhí)行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人社部發(fā)[2013]34號)第七條又作出規(guī)定: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承包單位違反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將承包業(yè)務轉包、分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該組織或者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從事承包業(yè)務時因工傷亡的,由該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承包單位承擔用人單位依法應承擔的工傷保險責任。意味著雖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雖然確認不了勞動關系,但仍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待遇承擔責任。
但在實踐中,法院對此類案件的認定也是各有不同。
首先,立案的案由不統(tǒng)一。大致有三種:一是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二是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第一種案由是屬于人格權糾紛項下的三級案由,認為勞動者的人格權受到侵犯,;第二種案由是屬于侵權責任糾紛項下的三級案由。這兩種案由都是將用人單位作為侵權責任主體,依據(jù)《侵權責任法》要求用人單位承擔無過錯責任。
其次,傷殘鑒定適用標準不統(tǒng)一。法院受理案件后,勞動者都會提出申請鑒定傷殘等級,進而計算賠償費用。但法院對傷殘等級鑒定的適用標準也持有不同觀點。在案例二中,勞動者提出要求按照《職工工傷與職業(yè)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傷殘等級,法官予以支持。
現(xiàn)在,人們的維權意識越來越強,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的問題,比如說,我們在實際的過程中,會涉及到用工責任主體和勞動關系不清晰的界定,給很多的員工造成的在維權的過程中無法找到相關的單位進行索賠。但是用工主體不是勞動關系,如何界定,具體咨詢專業(yè)的律師。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如何收集證據(jù)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
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暴離婚財產分割
2021-01-25提前還部分房貸收取賠償金合法嗎
2021-01-22法律對三維商標、立體圖標如何規(guī)定
2021-01-01好友玩失蹤是否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2021-03-01超市購物車需要1元才能用是否侵權
2021-02-09合同能否約定完全免責
2020-12-17提存貨物滅失的責任
2021-02-18購房合同欺詐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09單項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23在企業(yè)固定工轉制過程中,如何處理用人單位與企業(yè)固定工的勞動關系
2020-12-17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三)
2021-03-08【保險合同法】責任保險的可能責任
2021-01-10保險合同中或字引發(fā)了一場官司
2020-11-29鞍山3級地震,地震是否屬于財產險理賠范疇
2020-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2020-12-07出讓土地贈與他人流程是什么
2021-02-03土地轉讓模式
2021-03-11土地入股怎么分配利息
2021-02-27個人土地流轉協(xié)議書
2021-03-26養(yǎng)殖場拆遷補償標準究竟是怎樣的呢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