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犯罪主體
1、未滿14周歲,不負刑事責任,無刑事責任能力。
2、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對八種犯罪行為(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應負刑事責任。
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量刑:
①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②不適用死刑(包括死緩)。
3、已滿16周歲:應當負刑事責任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刑事責任能力:
1、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時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2、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①負刑事責任;
②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3、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
①當負刑事責任;
②可以從輕或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4、醉酒的人:應當負刑事責任。
二、刑事犯罪主觀方面
犯罪故意:
1、直接故意:明知危害結果必然或可能發生,即希望危害結果發生。
2、間接故意:明知危害結果可能發生,即放任危害結果發生。
犯罪過失:
1、疏忽大意的過失,即應當認識到,但沒有認識到危害結果可能發生,危害結果的最終發生違背其意志。
2、過于自信的過失:認識到危害結果可能發生,但輕信能夠避免,即危害結果的最終發生違背其意志。
3、不可抗力:認識到危害結果可能發生,但不可能排除或防止結果的發生,危害結果的最終發生違背其意志。
4、意外事件:沒有認識到,也不能夠、不應當認識到危害結果的發生,危害結果的最終發生違背其意志。
三、刑事犯罪客體
指為刑事法律所保護而被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關系。
四、刑事犯罪客觀方面
“作為”即積極的行為,是指以積極的身體舉動實施刑法所禁止的行為。
“不作為”行為構成不作為犯必須以行為人負有特定義務為前提,并且:
1.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這種義務一般指由憲法、法律和其他法規所規定并為刑法所認可的義務,任何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人都必須履行這種義務;
2.職務或業務上要求承擔的義務;
3.先行行為引起的義務;
4.基于法律行為承擔的義務。
對于刑事案件,一個人一旦涉及刑事犯罪,被逮捕后,這個階段家屬是見不到人的,想幫他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當然是見到他人了,因為不管是再親的人,都不可能找到他干的所有事,他自己做的事情只有他自己知道,想幫他的先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這個只有他本人自己清楚,你說你人都見不到,在外面一味的找關系有啥用呢,即使你花了很多錢找了很多關系,在證據面前也是沒有一點力量的,所以這個時候最有效的方法是先去見到人。
為親友非法牟利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什么是走私核材料罪,犯罪構成要件有哪些?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后要是對傷殘等級結論不服怎么辦
2021-03-234人尋釁滋事主犯怎么判
2021-03-04摘取節育環致死應當如何量刑
2021-02-01喪偶后原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1-01-04上市公司是什么
2021-02-28合伙企業與個人合伙的區別
2021-03-0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2020-11-29擔保法解釋一
2020-12-14批捕令下來能探視嗎
2020-12-08什么叫男女平等?
2021-03-03和公司簽勞動合同時收取保證金合法嗎
2021-01-08顧客在商場受傷,該怎樣處理
2021-02-15農村建房的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8動產質押可以抵押房產證嗎
2020-11-30勞動合同寫的工資跟約定的工資不一致有效嗎
2021-01-15最新(2008)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19勞動爭議調解書可以再要競業限制金嗎
2021-01-16在企業固定工轉制過程中,如何處理用人單位與企業固定工的勞動關系
2020-12-17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單位的工傷意外險能賠多少錢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