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用人單位雇傭員工時,需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范圍內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已確定雙方的勞動關系。但是也有一種情況是員工是臨時在該用人單位工作的,屬于該單位的臨時工,那么該員工需要與用人單位確定勞動關系嗎?臨時勞動關系的認定依據(jù)是什么?
臨時勞動關系的認定依據(jù)是什么?
臨時工認定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臨時工認定勞動關系應該跟合同工一樣按照《勞動合同法》去認定勞動關系。
自《勞動合同法》出臺以后,原則上要求所有用單位都必須和員工簽訂一定期限的勞動合同,但是在我國目前的勞動實踐中,許多單位仍然大量使用所謂的“臨時工”。主要原因是某些單位為了“逃避”繳納各項保險,承擔某些責任和費用,往往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這些用人單位往往錯誤地認為,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一旦在勞動者身上出現(xiàn)問題或是出現(xiàn)傷害,給用人單位帶來不好的形象或是損失,用人單位就可以輕松的一腳踢開。但是,這些用人單位“忽視”了: 除了簽訂勞動合同之外還有另一項“存在事實勞動關系”。例如,在工傷認定中,其中強調的一項就是“事實勞動關系”,也就是說,無論是否簽訂勞動合同,只要有足夠的證據(jù)證明個人與用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頒布后,我國的勞動法律中已不再使用“臨時工”這個詞。
《勞動合同法》中也只規(guī)定有全日制工和非全日制工,并且《勞動合同法》在規(guī)范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勞動關系時,沒有以臨時工和正式工來加以劃分和規(guī)范,而是規(guī)定雙方都應簽訂有固定期限勞動、無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以此來規(guī)范雙方的勞動關系,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人單位存在事實上的勞動關系,員工在工作時受到傷害就可以申請社保部門進行工傷認定。
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第14條第1 項規(guī)定,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而事實勞動關系也是《工傷保險條例》所認可的。即臨時工與企業(yè)的職工一樣,符合法定情形的,均應認定為工傷或視同工傷。因此,用人單位為節(jié)省成本,采用“臨時工”的形式用工,不繳納社保費用,其實是很不明智的。工作期間不出問題還好,萬一發(fā)生工傷事故,就只能由用人單位來賠償了。1)用人單位在實際用工之時,要嚴格執(zhí)行勞動法的規(guī)定,在一個月內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不要以“臨時工”的形式用工。2)如果企業(yè)使用“臨時工”將面臨很大的法律風險,不但承擔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等法律風險,而且,如果“臨時工”在工作中受傷,那么會被按照工傷處理,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并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guī)定賠償。
《勞動法》第二條中"勞動者"其范圍是很廣泛的,既也包括了正式職工,也包括了臨時工。因此,正式工也好,臨時工也罷,只要一旦與用人單位形成了勞動關系,這種關系哪怕只存在一天時間,凡正式工享有的權益,臨時工也均應享有。進城務工的農(nóng)民,可不要認為自己和正式工有多少差別,而在享受《勞動法》所賦予的權益上不能依法去爭取。
臨時勞動者與正式員工的勞動權益是平等的,當用人單位雇傭臨時工作人員時,也需要與其簽訂勞動合同,以保障勞動關系雙方的權益。在用人單位工作的臨時工作人員如果遇到勞動侵害問題時,也應該積極維護自身的權益,主張用人單位進行相關賠償。
勞動合同試用期兩個月簽幾年合同,試用期過了不給正怎么辦
解除勞動合同仲裁的賠償標準
女職工勞動保護條例規(guī)定有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yī)院手術可以非直系親屬簽字嗎
2021-01-15有解約定金還必須履行合同嗎
2021-03-03公司股東變更后還要承擔之前的債務嗎
2021-01-15醫(yī)院發(fā)生火災怎么辦
2020-11-30匯票出票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16訴前財產(chǎn)保全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6工傷賠償與交通賠償有抵觸嗎
2021-02-26接管期限可以延期嗎
2020-11-08業(yè)主委員會的概念以及職責是什么
2021-03-20房子先更名還是先離婚
2020-12-25公司注銷勞動合同是否自動終止
2020-12-28一房多賣構成犯罪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2勞動爭議仲裁調解程序的三個階段
2020-12-14關于終身人壽險的相關知識
2020-11-11未取得駕照簽訂機動車意外險合同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5投資保險的常見誤區(qū)有哪些
2021-01-24外資保險公司因分立解散需要批準才能解散嗎
2021-01-06快速理賠需要報警嗎
2020-11-30互聯(lián)網(wǎng)保險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2021-03-16詳解幾種主要保險免責條款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