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勞動市場,存在著多種形式的勞動關系,簡單的分布是標準的勞動關系和非標準的勞動關系,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非標準勞動關系具體有哪些內容呢?在簽訂勞動關系之后,就與單位建立了債權債務的關系,自己的行為會受到相應的約束。
一、非標準勞動關系具體有哪些內容?
非標準勞動關系,從其主體特殊性分析,包括臨時工、非全日工、自雇工、家庭工、輪班工、派遣工以及在我國還有學徒工等。從其內容的特殊性分析,包括非全日制勞動關系、派遣勞動關系、雙重或多重勞動關系、借用勞動關系等。
二、兼職工的介紹
一般擔任兼職的勞動者均與其它單位建立正式勞動關系,有的利用業余時間完成兼職工作,無需到兼職的單位去工作,在自己家里利用自己的勞動工具、工作時間從事約定的工作,直接向兼職單位交付勞動成果。也有的利用在職的工作時間,每月抽固定的幾天到兼職的單位去上班。
目前對于兼職,很多與員工建立兼職關系的單位認為它是一種民事關系,安排的事情做完,單位支付勞務費即可,不存在其它風險。而有的用人單位則已經注意到《勞動合同法》關于職工兼職的問題,“與其它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嚴重影響本職工作或經提出后拒不改正”的,單位有權與勞動關系立即解除合同。
三、勞動關系成立的情形
(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2)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由于勞動力的存在和支出與勞動者人身不可須臾分離,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供勞動力,實際上就是勞動者將其人身在一定限度內交給用人單位,因而勞動關系就其本質意義上說是一種人身關系。
勞動合同可以使勞動關系受相關的法律條約護,而非標準勞動關系在法律上沒有明確的界定,或是因為沒有簽訂相關的合同而得不到相應的保障。所以發生了勞動關系要保證自己作為勞動者的權益。
包括臨時工、家庭工以及派遣工等,其內容與普通的勞動關系相比,是比較特殊的,但是在發生糾紛之后,是可以請求得到救濟的,對于民事主體個人來說,若勞動關系的單位,不給自己發放薪資,職員是可以舉報的。
確認勞動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原單位未解除勞動關系能否入職新單位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法律援助申請作假有什么后果
2021-01-21抽逃注冊資金罪的認定和判刑
2021-01-02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認定,哪些行為屬于商標侵權
2021-01-29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是在什么時間可以做
2021-03-23交警判定責任后對方不給錢怎么辦
2021-02-05酒駕造成車禍造成傷亡怎么處理
2020-12-08違法取得贈與物贈與合同有效嗎
2021-02-09不寫離婚協議能離婚嗎
2020-12-31辦理未婚證明需要帶什么
2020-11-26民事訴訟主管的標準及范圍是什么
2021-02-25請人裝修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0新生軍訓遭校園暴力致死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1-04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可以遺贈嗎
2021-01-18聘用制解除合同多久
2021-03-07中層管理人員簽訂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2-25勞動確認無效判決能否恢復勞動關系
2021-02-03重疾險應該怎么買
2021-02-04交通事故本車人員受害能否要求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6保險公司意外死亡索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10肇事車駕駛員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