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當中,如果是走法律程序來解決這種勞動糾紛的話,首先就需要勞動者本人能夠證明和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是屬于標準的勞動關系。因為雇傭關系以及勞務關系,這和標準的勞動關系的報酬以及其他待遇都是不一樣的。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就是關于標準勞動關系有哪些規定?
一、關于標準勞動關系有哪些規定?
就勞動關系所具備的特征,理論界的表述雖然不盡相同,但在基本內容方面卻是一致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勞動者和“勞動法”規定范疇內的用人單位是建立勞動關系的主體;
(二)勞動關系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勞動過程中以勞動力和相應的報酬作為對價建立的社會經濟關系;
(三)勞動關系存續期間,用人單位對勞動者具有用工管理權,雙方形成人身隸屬關系。
二、勞動關系的構成要件
1、主體
指參加律關系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包括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作為勞動關系主體的勞動者,外國人、無國籍人要成為我國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必須符合我國《勞動法》關于勞動能力的規定。作為勞動關系主體的用人單位,主要指法人和非法人組織。
2、客體
指勞動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共同指向的對象。主要包括物和行為。物是指能夠滿足人們生活需要,可以為人類所控制,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物質實體;行為,主要指勞動行為和勞動管理行為。
3、內容
指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依法享有的勞動權利和承擔的勞動義務。
三、事實勞動關系包括幾種形式
事實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履行勞動權利和義務時一種既成事實,客觀存在的勞動關系,大體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應簽訂而未簽訂勞動合同;
(二)以口頭問答代替書面合同;
(三)以其他合同代替勞動合同,如在租賃合同,承包合同,兼并合同中規定職工的安置條件和待遇問題;
(四)勞動合同期滿后,未終止或未簽訂手續而形成的勞動關系;
(五)勞動合同必備條款欠缺或部分內容違法,導致合同無效而形成的勞動關系。
標準的勞動關系總結概括一共有三點,員工和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是一種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而且是員工為用人單位提供的勞動,而用人單位為員工支付報酬的社會經濟關系。并且這種勞動關系是符合我國勞動法當中當官規定的,這就構成了標準的勞動關系,就受法律保護。
實習生與企業之間屬于勞動關系嗎?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確認勞動關系時能否一并訴請雙倍工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是私營企業嗎
2020-12-20如何應對專利無效糾紛
2021-03-09哪些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負擔
2021-02-13熊孩子損壞滅火器,監護人是否承擔賠償
2021-03-07醉駕行政拘留7天可以探視嗎
2021-01-28主合同無效定金返還嗎
2021-02-02商業銀行可以轉讓經營許可證嗎
2021-01-17購買期房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5盜取他人個人信息什么罪
2020-11-26勞動合同變更協商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4無效的勞動合同還需要解除嗎
2020-12-12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1-03-16如何認定虛假勞務派遣
2020-11-28意外傷殘理賠手續是什么
2021-02-11保單現金價值指的是什么意思
2020-11-13保險合同成立后哪種人可以憑自己的意愿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8第三者責任保險的成立要件
2021-02-17人民財產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0-11-10投保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2-19保險代理人有哪些職責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