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不滿一個月工資不發工資嗎,這一直是受到大家廣泛關注的問題,對于新員工來說,很有可能會遇到類似的事情,相對于老員工,新員工的工作經歷少,在處理問題上也不會那么老練,在遇到這種工資不發的情形時,普遍會過于沖動,導致原本屬于自身的合法權益得不到兌現,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這類情形的處理辦法。
一、入職一個月離職的工資會不會發
根據相關規定,入職一個月離職的工資,提前告知用人單位且符合離職手續要求的,工資是會發的。
1、如公司沒有交社保,可以要求補繳社保。社保在入職后一個月要辦理,未辦理可以社保部門投訴
2、如公司一直沒有簽合同屬于違法行為,可要求公司支付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
3、如果公司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還要承擔賠償金,賠償金的標準是經濟補償的兩倍。如果是勞動者提出辭職,可要求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
4、如在公司工作滿一年的,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還要支付失業保險金的。
5、如果公司有加班行為,還要按法定標準支付加班工資以及加付賠償金的。
6、如果公司克扣工資,還應足額支付工資以及加付賠償金的。
7、如果涉及工傷問題,先由單位申請,單位30日不申請,自己趕緊申請。另外請保存好能證明你與用人單位勞動關系的證據,如工牌,工服,工資條或工資入賬證明,與負責人的通話錄音等。
8、就以上糾紛,無法協商的,建議委托律師搜集相關證據,向當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也可以向當地勞動仲裁機構申請勞動仲裁,對仲裁結果不服的,及時向人民法院起訴,最大限度的維護你的合法權益。
二、入職不滿一個月的工資怎么算
算工資的時候一定要知道日工資計算公式:日工資=月工資收入÷21.75(用于有缺勤,工作未滿一個月等情況下的工資計算) 所以,入職不滿一個月的工資就是日工資×出勤天數。
三、其他工資怎么算?
小時工資計算方法: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21.75×8) 節假日加班費計算:月工資收入÷21.75×300% 公休日加班費計算:月工資收入÷21.75×200% 比如剛結束的春節長假七天總加班費=月工資收入÷21.75×300%×3 月工資收入÷21.75×200%×4 再比如近期的清明假期加班費=月工資收入÷21.75×300%×1 月工資收入÷21.75×200%×2
四、試用期離職的規定
試用期提出離職是不需要單位同意的,假如單位以此為由拒不支付工資,你可理直氣壯地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舉報。 被公司辭退如何獲得賠償的問題。 在你沒有找到工作之前找公司給你支付失業救濟,因為如果交了失業保險,此時你可以得到社會救濟。 失業期間養老金可以暫停繳納。向公司索取書面的辭退通知,如果聽信用人單位一句話,你明天不用來上班了,你就長時間不去的話,若干天后,不良單位會說你是自動離職,什么補償都沒有了。 還要向公司索取工作交接單,即交接工作時交接單應該一式兩份,做為你正式交接了工作的依據。 按照《勞動合同法》第50條規定,用人單位還應向你出具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明,證明的內容應符合《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24條的規定。 這證明雖然不是錢,但可能十分重要,一定要要到手,如果公司不給,可以根據《勞動合同法》第89條規定,要求用人單位承擔賠償責任。 建議你用一小時看一下《勞動合同法》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你才能知道用人單位到底在那些方面侵犯了你的權益,也才能更全面地維護你的合法權益,會使你一生受益。
對于新入職的員工來說,一定要多關注這些跟自身權益有關的規定,入職不滿一個月工資不發工資嗎,這個答案肯定是不對的,就算是入職一個月也應照常發給工作人員工資,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對于即將入職或者剛入職的小伙伴來說,關注一些這方面的信息還是很有作用的,畢竟是跟自己比較密切的信息。
自動離職不發工資怎么辦
離職后公司拖欠工資怎么辦?
曠工多少天算自動離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定金與保證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6“熊孩子”給主播刷禮物錢款能追回嗎?最高法:可以!
2020-11-13車禍傷殘鑒定時間
2020-11-18房屋買賣抵押權還在嗎
2021-02-06不能忽視的購房小常識有哪些
2021-01-11祥云縣離婚撫養費標準
2020-12-03如何把控合同中主體資格的審查
2021-03-14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2-19工會會員享有哪些權利
2021-03-19勞動爭議業務提成算工資嗎
2021-03-21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1-16淺析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
2021-02-01從車險爭議看保險人賠付責任的認定
2021-01-28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2-17保險欺詐全方位解析
2020-12-30房屋贈與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4土地流轉的主要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1-03房屋拆遷臨時安置費多少錢
2021-01-17房屋拆遷補償按面積還是人頭呢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