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犯罪應負刑事責任?
過失犯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行為人本來應該也能夠正確地認識一定的行為與危害社會的結果之間的聯系,進而正確選擇自己的行為,避免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但他卻在自己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對國家、社會和人民的利益采取了極不負責的態度,從而以自己的行為造成了危害社會的結果,因此,國家就有充分的理由要求過失犯罪的行為人對自己嚴重不負責任的態度支配之下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
二、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
1、主觀方面明顯不同。
2、結果在定罪時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從處罰方面看,過失犯罪的法定刑明顯低于故意犯罪。
由于過失的主觀惡性明顯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不同于故意犯罪,具體如下:
A.過失犯罪均以發生危害結果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發生危害結果。過失犯罪情況下,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或已經預見卻輕信能夠避免,主觀上根本反對發生這種危害結果,因而主觀惡性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
B. 刑法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責任”,“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這體現了刑法以處罰故意犯罪為原則,以處罰過失犯罪為特殊的精神。過失犯罪只有當行為已經給社會造成危害結果的情況下,才能構成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就不存在過失犯罪
C.刑法對過失犯罪規定了較故意犯罪輕得多的法定刑。過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則條文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才能負刑事責任。如果刑法分則條文沒有規定的,無論某一過失行為危害程度如何,都不能構成犯罪。
過失犯罪負刑事責任的根據行為人本來應該也能夠正確地認識一定的行為與危害社會的結果之間的聯系,進而正確選擇自己的行為,避免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但他卻在自己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對國家、社會和人民的利益采取了極不負責的態度,從而以自己的行為造成了危害社會的結果,因此,國家就有充分的理由要求過失犯罪的行為人對自己嚴重不負責任的態度支配之下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
綜合上面所說的,過失犯罪也是屬于犯罪的一種,同樣也會為自己的犯錯而付出相應的代價,但對于此案件的刑事處罰一般就會在本身的條款上可以進行減輕,但前提也是要有合法的證明材料,所以,在處理的時候執法人員會根據不同的案件類型來進行處理。
過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是什么?
什么是過失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泄露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13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2股權轉讓協議與增資協議區別
2021-03-17什么情形一審就終審判決
2020-12-26宣告失蹤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23法院管轄的確定
2021-01-20肇事致人死亡肇事者逃逸怎么處罰
2021-03-03競業限制對夫妻同樣有效嗎
2021-02-03事實勞動關系確認及工傷賠償
2021-01-11勞務派遣用工是否有探親假
2020-11-14公司可以對孕婦的崗位隨便調整嗎
2020-11-21個人旅游意外保險條款
2021-01-04男友是否可以給女友投人身保險
2021-02-05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工費車保險賠償的法律依據,索賠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1車禍一方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24提供發票原件才會理賠嗎
2021-02-19對一“保險詐騙案”所涉相關問題探討
2020-11-19什么是刑事代理?
2021-01-04農民該如何維護自己參與土地流轉的合理收益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