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用人單位違規操作,并不和職工簽署勞動合同,這對于職工的權益造成了傷害,如果后期發生勞動糾紛,職工必須首先得確定雙方勞動關系。經過協商不成的,職工可以向仲裁機構提出確定勞動關系仲裁,那么,確定勞動關系仲裁時效是多久?下面小編給大家具體講解下。
一、確定勞動關系仲裁時效是多久?
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是指當事人因勞動爭議糾紛要求保護其合法權利,必須在法定的期限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否則,法律規定消滅其申請仲裁權利的一種時效制度。2008年5月1日后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二、哪些情況下勞動爭議仲裁時效中斷?
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當事人能夠證明在申請仲裁期間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申請仲裁期間中斷:
1、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
2、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
3、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
申請仲裁期間中斷的,從對方當事人明確拒絕履行義務,或者有關部門作出處理決定或明確表示不予處理時起,申請仲裁期間重新計算。
三、確定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的意義何在?
對勞動爭議案件規定仲裁時效,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
1、維護勞動關系的穩定。時效制度的作用就在于使事實狀態與法律狀態相一致,從而結束當事人間的權利義務的不穩定狀態,使之在法律上重新固定下來,從而維護了勞動關系的穩定。
2、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因仲裁時效完成后,權利人即喪失請求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保護其權利的請求權,因此仲裁時效就起到了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請求權的權利。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有利于勞動爭議的盡快解決,維護勞動關系的穩定。
3、有利于正確處理勞動爭議案件。仲裁時效制度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從而使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盡快地介入勞動爭議,這樣因爭議發生的時間較短,易于調查取證,便于正確處理,防止因年代久遠、證據不全或難以辨認而導致錯誤裁決。
綜上所述,確認勞動關系仲裁屬于勞動爭議仲裁的一種,按照最新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條例規定,確認勞動關系仲裁時效是一年,應該自職工知道未簽署勞動合同的一刻算起。提起仲裁的時候,職工應該準備好有關證據資料,比如工資單、出勤記錄表及其他職工的證言等。
勞動仲裁能否缺席判決
勞動者不服勞動仲裁起訴狀怎么寫
哪些情況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拘留黨員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7九級傷殘能主張贍養費嗎
2021-02-07涉外離婚案件管轄權
2021-03-12涉外婚姻結婚具體有什么限制
2021-01-24協議管轄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13業主實現共有物權有哪些形式
2021-03-23把房產贈與給孩子算財產轉移嗎
2021-01-01勞動者被裁能得到什么賠償
2020-12-17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有哪些規定
2021-02-04可以投1年以內的短期交強險嗎
2021-01-17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新車自燃廠家賠嗎
2021-02-11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0-12-16保險合同采取的形式包括什么
2021-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司法解釋二有什么具體內容
2021-03-25保險受益權的前沿案例問題研究
2020-11-10什么是有權代理?
2020-12-19年輕白領必須走出的保險誤區
2021-02-17理財專家支招"低息時代" 五種渠道"規避"利息稅
2020-12-10印刷品加工承包合同的范本內容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