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意表示是犯罪預備嗎?
不是犯罪預備,犯意表示又稱“犯意流露”。以口頭、文字或者其他方式對犯罪決意的單純表露。屬于思想范疇,尚未開始實行任何危害社會的行為,因而不構成犯罪。但是在各國權隸制刑法和封建刑法中,均有處罰犯意表示的規定與實踐。犯意表示與犯罪預備不同,犯罪預備是為著手實行和完成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一般應負刑事責任。而犯意表示尚屬于思想范疇,不一是種危害社會的行為,因而不負刑事責任。
二、預備犯和犯意表示的區別
有無預備行為。主要看有沒有實際的犯罪準備行為。如果行為人流露出某種犯罪的意思,比如說,我真恨某某人,我真想把他給殺了!或者說現在這個社會人不發橫財不富,馬不食夜草不肥,自己將來也想當江洋大盜或者貪官污吏之類的話,但是沒有任何行動,僅僅是一種犯罪意思的表露,這本身不是行為,不能認為是犯罪預備。這一點是要注意的,因為刑法只懲罰有行為的情況,即所謂“思想不犯罪”,表示人具有真實的犯罪意圖;并用口頭、書面、手勢或者其他可以使人知曉的方法向他人表露犯罪意圖;犯意表示是犯意的單純流露,不能為犯罪制造條件。
雖然犯罪意思是通過言語、文字的形式流露出來,但是這種流露如果是為了實施某一個犯罪的,那么這種語言的表示或是文字的表示,實際是為了實施某種犯罪而采取的預備行為,而不僅僅是犯意流露,比如說,某人為了犯罪,邀約、聯絡、勾結共同犯罪人,商定犯罪計劃、方案,這就不僅僅是犯意流露,而是實實在在的預備行為。
對于犯意表示的認定,應當由司法機關在偵查取證的過程中進行認定,對于不屬于犯罪行為的,是可以免予處罰的,當事人一方也可以提供相關的證據來對相關情況進行處理,如果對判決結果不服的,還可以向上級司法機關上訴處理。
犯罪預備犯罪結果是什么
犯罪預備量刑處罰是怎樣的
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暴力到什么程度可以起訴
2020-12-21公司融資后倒閉怎樣去處理
2021-01-01男子只辦婚禮沒登記,婚姻是否有效
2020-12-25子女拒付贍養費怎么辦
2020-11-21不贍養老人能正常分配撫恤金嗎
2021-01-23擔保合同是債權合同嗎
2020-12-02修理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8買地皮土地使用證是一定需要的嗎
2021-03-14解除競業限制協議方式有哪些
2020-11-16如何約定競業限制條款才合法?
2021-01-09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呢
2021-01-17人身意外險保險費多少錢
2020-12-07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有哪些
2020-12-23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如何申請
2020-11-29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些
2020-11-22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有什么含義
2021-03-15投保人和保險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6在被保險人同意的視角下談贈與人身保險合同
2021-02-27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應依法賠償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