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與****公司于2004年2月13日、2004年3月22日、2004年3月31日簽訂了三份棕櫚液油銷售合同,合同約定先預付15%的訂金,余款在提貨時付清,合同有效期分別至2004年4月15日、2004年7月15日、2004年8月15日止。合同簽訂后,雙方履行了2月13日的合同,****公司并支付了后兩份合同的預付款共計933500元。后雙方因故未履行2004年3月22日和3月31日的合同,該兩筆預付款一直存于****公司。2005年3月21日,****公司收到一份落款為**東洲政信會計師事務所的《企業詢證函》,該函表述的內容是:**東洲政信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進行年報審計,對****公司和****公司的往來賬項進行詢證。并聲明本函僅為復核賬目之用,并非催款結算。在函的下部列明:“本公司與貴公司的往來賬項列示如下,截止日期2004年12月31日,本公司欠貴單位933500元預付款。”并有****公司在此函上蓋章確認。****公司收到此函后也進行了蓋章確認。2007年1月26日,****公司派人向****公司索要該筆欠款,****公司則認為該筆預付款已超過訴訟時效,拒絕支付。故****公司訴至法院,請求判令****公司支付欠款。
[認定事實]
法院經審理認為:在2004年8月15日合同有效期屆滿后,該合同的權利義務已經終止,預付款的性質已經轉為**公司對**公司的欠款,**公司應及時歸還該筆欠款,**公司有權隨時主張返還該欠款。2005年3月21日的《企業詢證函》雖然從內容上看載有:“本函僅為復核賬目之用,并非催款結算。”并且該函是以**東洲政信會計師事務所的名義發出的,但該函上并未有會計師事務所的印章,卻蓋有**公司的印章。其次在該函的下部又單獨列明:“本公司與貴公司的往來賬項列示如下,截止日期2004年12月31日,本公司欠貴單位933500元預付款。”并有**公司在此函上蓋章確認。因為雙方在此詢證函前從未對該兩筆預付款的金額進行過對賬確認,所以**公司完全有理由相信該詢證函是債務人**公司主動對這些預付款的一種對賬行為;根據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這種對賬行為應視為是**公司同意履行其債務的行為。再次,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行為系由**公司委托進行的,**公司作為欠款方,主動在詢證函上蓋章確認預付款金額的做法,足以使債權人**公司認為是其對債務的一種確認行為。因此,在2005年3月21日,**公司收到《企業詢證函》時,訴訟時效發生了中斷的情形,故**公司認為此債務超過了訴訟時效的主張法院不予支持。
[判決]
據此,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有關規定,作出如下判決如:**公司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支付給**公司欠款933500元;**公司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向**公司償付欠款的利息損失(自2007年3月9日起算至判決付清欠款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
[評析]
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就喪失請求人民法院予以保護的法律制度。這一法律制度設置的目的是為了督促權利人積極行使自己的權利,及時明確當事人雙方債權債務關系,防止權利人“躺在權利之上睡大覺”,因而造成法律事實難以認清或給債務人履行債務造成不必要的拖延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該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本案中,由于雙方于2004年3月22日、3月31日簽訂的二份合同并未履行,在該二份合同的有效期分別于2004年7月15日、8月15日屆滿后,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公司應向**公司返還預付款,訴訟時效期間應當自該二份合同終止時起算。在2005年3月21日的《企業詢證函》中載明:“本公司與貴公司的往來賬項列示如下,截止日期2004年12月31日,本公司欠貴單位933500元預收賬款”,并由**公司在此函上蓋章確認。無論該《企業詢證函》是由**公司發出還是由**東洲政信會計師事務所發出,均不影響函中有**公司初步認可欠**公司933500元預收賬款的意思表示,因此,發出《企業詢證函》屬于**公司與**公司之間的對賬行為,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后果,訴訟時效期應從2005年3月21日時起算。即使該函中存在“本函僅為復核賬目之用,并非催款結算”的內容,也不能否認雙方之間的對賬行為的性質。因此,法院作出上述判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可以行使留置權的合同有哪些
2020-11-24三胎孕期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0-12-11社會團體能否強行變更法人
2020-12-11固定資產屬于可變現資產嗎
2020-12-01履約保證金不等同于違約金
2021-03-22房東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租房合同
2021-01-10什么是級別管轄權
2021-03-15工亡賠償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2-19購房合同有何需要注意的陷阱
2021-02-21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二手房中介機構應具備的條件
2021-01-24競業限制協議效力無效的規定是啥
2021-02-19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應該如何辦理轉移手續
2020-12-24勞動爭議調解不成有哪些情況?
2020-12-30意外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2-06家庭財產保險對哪些情況的財產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08保險合同變更中的關鍵詞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0-11-12本案保險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6報保險需要出示駕照嗎
2021-03-06把人撞傷了保險怎么賠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