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利權
簡稱“專利”,是發明創造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對特定的發明創造在一定期限內依法享有的獨占實施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我國于1984年公布專利法,1985年公布該法的實施細則,對有關事項作了具體規定。專利一詞來源于拉丁語,意為公開的信件或公共文獻,是中世紀的君主用來頒布某種特權的證明,后來指英國國王親自簽署的獨占權利證書。專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術信息源,據實證統計分析,專利包含了世界科技信息的90%-95%。
二、專利權的性質
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排他性、時間性和地域性。
排他性,也稱獨占性或專有性。專利權人對其擁有的專利權享有獨占或排他的權利,未經其許可或者出現法律規定的特殊情況,任何人不得使用,否則即構成侵權。這是專利權(知識產權)最重要的法律特點之一。
時間性,指法律對專利權所有人的保護不是無期限的,而有限制,超過這一時間限制則不再予以保護,專利權隨即成為人類共同財富,任何人都可以利用。
地域性,指任何一項專利權,只有依一定地域內的法律才得以產生并在該地域內受到法律保護。這也是區別于有形財產的另一個重要法律特征。根據該特征,依一國法律取得的專利權只在該國領域內受到法律保護,而在其它國家則不受該國家的法律保護,除非兩國之間有雙邊的專利(知識產權)保護協定,或共同參加了有關保護專利(知識產權)的國際公約。
三、什么是專利訴訟時效
對于專利訴訟時效,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后至專利權授予之前專利權人要求支付使用費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權利人得知或者應當得知他人使用其發明創造之日起計算,但是專利權人于專利權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應當得知的,自專利權授予之日起計算。《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得知或者應當得知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題目的若干規定》的司法解釋中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權利人越過兩年起訴的,假如侵權行為在起訴之時仍在繼續,在該項專利權的有效期內,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人停止侵權行為,侵權損害賠償數額應當自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之日起向前推算二年計算。”也就是說,權利人在兩年時效之后提起訴訟,假如該專利權在有效期內,人民法院仍應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行為,賠償要求可從提起訴訟之日起向前推兩年計算,即超過兩年部分不予支持,兩年規定時效之后的仍應判決,以確保專利人的權益和對侵權者的懲罰。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各位解答的專利訴訟的相關法律知識,我們在遇到此類事件時要學會運用相關的法律知識來維護我們自己應有的專利權。如果您的情況較為復雜,本網站還提供律師在線服務,歡迎各位前來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辦國辦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
2020-12-21租房有停車場很吵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2-23如何理解涉外復婚的程序
2020-12-26股份制企業改制流程有哪些
2020-11-29幾年的交通事故還能重新訴訟嗎
2021-03-01業務委托書可以背書轉讓嗎
2021-01-25什么是累犯?什么是自首?
2021-01-16澳門居民在內地結婚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06公告送達申請書適用情形
2021-01-12辦理房產證有時間期限嗎
2021-02-25兒子對父母不孝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07主合同到期后還能簽擔保合同嗎
2021-03-22高校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小產權房的物權轉移的生效要件是什么
2021-02-13房地產開發流程周期以及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2人事代理
2020-12-27勞動糾紛也是一裁終局嗎
2021-01-27承擔產品責任有哪些主要方式
2021-02-17保險經紀人的經營業務指的是什么
2021-01-17保險合同中間人與保險合同輔助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