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借日期不能確定時,訴訟時效期間的確定。
只顯示借款金額的借款條,或口頭借款合同雙方均認可借款事實,但出借日期不能確定,借款人提出超過訴訟時效的履行抗辯。一種看法認為,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應由原告承擔對出借日期事實的舉證責任,如舉證不能,承擔敗訴責任。另一種看法認為,從保護權利人的角度,堅持權利和義務相一致原則,應由權利享受人(借款人)對出借日期及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不能確定時,從主張提出之日開始重新計算訴訟時效期間。律霸網小編同意第二種觀點。
二、還款期限不明,即借據顯示出借日期和金額,不顯示還款日期。
一種觀點認為,應當從借款條顯示的出借日期之次日起確定訴訟時效期間。另一種觀點認為,應從出借人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起算,不能確定時應當適用二十年時效的規定,確定時效情形。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
以上兩種情形,律霸網小編同意第二種觀點的理由如下:
1、根據法律規定,作為債權人的出借人,有權隨時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出借人沒有行使催告權之前,不知道也不應該知道其權利可能被侵害的事實。在現有法律框架內,該催告權不受除斥期間的限制,只有在出借人行使催告權以后,借款人在被催告的合理期間內沒有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義務,出借人才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存在可能受到侵害的危險,此時才具備適用訴訟時效期間的前提條件。
2、在民間借貸中,出借行為本身蘊涵有高尚的道德情感因素,出借人往往是基于幫助、援助、扶助的良善動機,將款項借與他人,是值得尊重的善意債權人。出借人沒有行使催告權,首先是因為雙方對借款期限約定不明,也因為債權人了解到借款人暫時無還款能力后,出于親情、友情、及其它文明因素的考慮,采用了委婉的催告方式,這是道德高尚的表現,與眠于權利之上消極、懈怠于行使債權的行為,有不同的性質,應當區別對待。
3、借款期限約定不明時,由借款人對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條規定:“在法律沒有具體規定、依本規定及其它司法解釋無法確定舉證責任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公平和誠信原則,綜合當事人的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這是法律賦予法官在舉證責任分配程序上的自由裁量權利。而法官創設“準據法”時,應按照民事實體法的價值目標,以良善、誠實的動因尊重權利人及權利人利益,如果加重權利人負擔,與公平、正義、誠信的法制精神相違背,故應確定由債務人對訴訟時效期間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
三、沒有借款條、只有欠款條情況下的訴訟期間認定。
首先確定借款條的性質:
1、借款手續不規范造成的“欠款”條,實為借款條,應按上述訴訟時效期間計算辦法確定時效。
2、債權人催告貨款或其它權利時,債務人出具的欠款條,并非借款,應根據雙方民事法律關系的性質確定欠款性質。3、出借人催告借款時借款人出具的還款條,是當事人之間仍然存在借貸關系的書面憑證,但該欠款條標志著債權人已就借款債權行使過催告,借款人沒有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出借人對債務人的履行意愿、履行能力已經了解,已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可能遭受侵害的事實,在這種情況下,應從欠款條所確定的還款日期之次日起計算訴訟時效期間;沒有載明還款日期的,應從欠款條出具之次日起開始起算或重新計算訴訟時效期間,適用兩年訴訟時效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伙企業有限公司能改制嗎
2021-02-01杭州個體戶食品超范圍經營如何處罰
2021-01-15有限合伙退伙后承擔連帶責任嗎
2020-12-18破產和解和破產重整有什么異同
2021-03-17軍人離婚應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別人盜取個人隱私可以報警嗎
2021-02-08應該如何挑選房屋中介
2020-11-26員工離職不辭而別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1-11員工不簽勞動合同的應該要如何處理
2021-02-04勞動者在安全生產方面有哪些權利
2021-02-09試用期領導不同意離職怎么辦
2020-12-07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1-07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2020人身意外保險死亡賠償有多少錢
2021-02-12該案中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0車禍致殘該怎么理賠
2021-02-14利用保險洗錢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2021-03-25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0-11-18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登記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25快遞被燒了物流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