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占罪犯罪構成要件有哪些
1、客體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他人財物的所有權。本罪的犯罪對象為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和埋藏物。
2、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將他人的交由自己代為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
3、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于故意,即明知屬于他人交與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為己有。過失不能構成本罪。構成本罪還必須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僅有故意而無非法占有之目的,如故意毀壞所代管的他人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或者要求他人償付因代管等支出的費用而遲延交還的或者因不小心毀壞或丟失的等,就不能以本罪論處。
二、侵占罪的犯罪特點是什么?
1、犯罪對象只限于三種財物:一是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二是他人的遺忘物,遺忘物不等于遺失物,也不同于遺棄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
2、侵占罪是典型的“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本條是刑法分則中規定的五種“告訴才處理”的犯罪中惟一沒有例外,只能由受害人或依刑法第98條的規定由其近親屬告訴的犯罪。
3、表現形式為“合法持有 非法侵吞”,行為人將自己業已合法持有的他人財物歸為己有,并且拒不交出,所以,侵占罪的既遂一般以拒不交出為條件。
侵占案屬于告訴才處理的案件之一,這同時也屬于刑事自訴案件中的一種。因此,通常要求被害人向法院起訴,否則的話是不會追究刑事責任。而法院在對侵占案審理的過程中,可以做出調解。要是經過法院的調解,被告人與被害人達成了調解協議,而被告人此時也將占有的東西還給了被害人,那么可以結束訴訟程序,對被告人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侵占罪與職務侵占罪有什么區別?
職務侵占罪民事賠償都有哪些規定?
刑事訴訟法侵占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管轄權異議的要求有哪些
2021-03-03企業債權債務分析
2020-12-02終審判決維持原判怎么執行
2020-12-01中止父母對子女的探望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5抵押貸款算房貸記錄嗎
2020-12-25暑托班小朋友受傷了家長要求賠償怎么辦
2021-02-25國有農場農用地征收如何補償
2021-03-20集資房算什么性質
2020-12-02人民調解協議書的效力如何,可以反悔嗎
2021-02-19“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可以作為雙方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0-12-05保險合同的一般規定有哪些
2020-12-16如何進行保險理賠保險公司可以免責的情形
2020-11-23交通事故造成車輛損壞的,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予理賠
2021-01-09保險受益權的法律性質
2020-12-12個人保險代理人將收取的保險費占為己有應如何定性
2021-01-22承包的林地可以建房嗎
2020-11-27集體土地出讓需要村民簽字嗎
2021-01-04政府拆遷文件時效多久
2020-12-11公益拆遷補償就一定不高嗎
2021-01-10賓館拆遷補償不合理,如何維權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