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在我國僅指法律對時效期間的長短另有規定,而不是對是否受時效限制另有規定。按本條,任何情況下以任何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都應受時效限制,只不過不同情況下時效期間的長短不同、開始計算的時間不同、是否應中止、中斷和延長的情況不同。無效合同中一方向人民法院要求返還財產或賠償損失,屬于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應當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起訴,否則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至于訴訟時效的起算問題,應以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次日開始計算,履行期限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按《合同法》第61條、第62條、第66條、第161條等條規定確定,從確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次日開始計算。民法通則第137條第1項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合同法對此無另外規定。
因此,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仍應遵循此規定,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合同是否有效由人民法院通過判決或仲裁機構通過裁決確認,一方在起訴時合同效力并不確定,一方或雙方也無權自行確定。因此當事人只能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主張權利,時效期間應從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計算。如企業之間的借款合同雖然無效,但時效的起算只能以約定的還款期限屆滿之次日為準,不能以銀行款項借出之次日開始計算,也不能以出借人主張權利被借款人拒絕之次日開始計算,更不能以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合同無效之次日開始計算。
實踐中不乏當事人在合同被確認無效之前不知道合同無效,因此仍期待合同履行而沒有及時提出返還或賠償的請求,此時權利人不知也不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時效期間不應開始計算。
律霸小編提醒您,確認合同無效的訴訟時效一般為3年,法律規定應該從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次日開始計算,當然實踐中也可能出現起算時間不同的情況。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發生醫療事故醫院不解決怎么辦,醫療事故哪里管
2020-11-23罰金屬于行政處罰嗎
2021-03-23公司部門解散把員工調崗合法嗎
2020-12-22法律援助對象及范圍
2021-01-27個體戶營業執照申報手續是什么
2021-02-21房子交了定金事后漲價算誰的
2021-03-14房屋整改延期如何理賠
2020-11-10申請無效婚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船舶確權之訴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5競業限制離職不補償是否生效
2020-12-29強制調崗降薪如何賠償
2021-03-20勞動仲裁兩個被申請人歸哪個管轄
2021-01-15飛機軍事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8變更保險合同程序怎么走
2020-12-30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7失業保險基金損失是否可以追回
2021-03-23汽車自燃房子火災怎么賠償
2021-01-23交通世故鑒定結果出來了保險公司多久能賠錢
2020-12-19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怎么辦
2021-02-15摩托車沒有保險發生事故有多少責任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