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并不是只要具備了獨立的行動能力就擁有了勞動能力,同時與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并不只單單需要有勞動力就可行的。勞動者還需滿足法定的勞動年齡范圍,如果用人單位聘用的勞動者不在這個勞動年齡范圍內,用人單位還需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那么,關于勞動關系的年齡有什么限制呢?
一、成立勞動關系的法定勞動年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以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法定勞動年齡指年滿16周歲至退休年齡,有勞動能力的中國公民。
退休年齡一般指男60周歲,女干部身份55周歲,女工人50周歲。
二、超出勞動年齡限制的勞動者
1、童工
童工是指未滿十六周歲,與單位或者個人發生勞動關系從事有經濟收入的勞動或者從事個體勞動的少年、兒童。 未滿十六周歲的少年、兒童,參加家庭勞動、學校組織的勤工儉學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允許從事的無損于身心健康的、力所能及的輔助性勞動,不屬于童工范疇。
《勞動法》第十五條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 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必須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履行審批手續,并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2、超齡勞動者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4條的規定“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是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之一。也就是說無論勞動合同到期與否,均強制終止,簡而言之就是勞動者的資格喪失。而且《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的出臺,更是對此做了進一步明確,該解釋第七條規定“第七條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
法律依據: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
2、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廣東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關于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勞動合同法》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第十七條規定:“
用人單位招用已達法定退休年齡但未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退休金的人員,雙方形成的用工關系可按勞動關系處理。用人單位招用已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退休金的人員,雙方形成的用工關系應按雇傭關系處理。”
退休的年齡是多大
根據1978年6月國務院頒發的《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和《關于安置老弱病殘干部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規定,下列幾種情況可以辦理退休:
(1)男職工年滿6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2)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繁重體力勞動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種的職工,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的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3)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的,經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
(4)因工致殘,經醫院證明(工人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規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按月享受傷殘津貼;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童工與雇傭單位不之間屬于非法用工,不存在任何的勞動關系。原則上用人單位不得聘用法律規定年齡范圍之外的勞動者,但他們同等的享受勞動者享有的權益和保護。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勞動關系的年齡有什么限制的有關內容了,感謝您的閱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勞動者能否同時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實習生與企業之間屬于勞動關系嗎?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戶口如何進行損害賠償
2021-01-07客戶隱私泄密如何處理
2021-02-27家庭暴力如何認定,家庭暴力的認定方法
2020-12-17少數民族結婚需要什么證件
2020-11-26婚姻法關于離婚協議法律如何規定
2020-11-18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勞務合同可以隨時解除嗎
2021-02-27確認成立勞動關系訴訟時效是多少年
2021-03-16離職經濟補償金交稅嗎
2021-01-05意外傷害賠償案例分析
2021-03-07保險合同的解釋通常是遵循有利于哪一方的原則
2020-12-21房屋保險包括哪些房屋保險不賠償的情況是什么
2021-03-12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的案情分析
2021-02-08保險對小吊車理賠的標準是什么
2021-03-23保險合同的中止與終止有什么區別
2020-12-11保費分期和一次性繳清哪個劃算
2021-03-01自家承包地建大棚是否違法
2021-02-23土地出讓金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2021-01-05土地流轉后,土地補償款該歸誰
2021-03-20拆遷合同簽了多久打款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