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在審理過程中,就本案訴訟時效問題存有幾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本案應當適用特殊(短期)訴訟時效。短期訴訟時效是指時效期間不足兩年的時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第一百三十六條規(guī)定:訴訟時效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本案受害人孫某在2001年3月被王某刀砍致重傷,訴訟時效應該從此時開始計算,其在2002年11月提起民事訴訟,顯然已超過一年期間的訴訟時效。
第二種意見認為,本案可以參照適用刑事追訴時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刑訴法)第七十七條規(guī)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只規(guī)定了司法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即追訴時效,而未規(guī)定附帶民事訴訟時效,因而有理由認為刑訴法第七十七條不僅僅規(guī)定了被害人具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訴權,而且具有勝訴權,人民法院不得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駁回附帶民事原告人的訴訟請求,即刑事追訴時效與附帶民事訴訟時效一致。本案民事訴訟與刑事被告人王某的犯罪行為具有因果聯系,所以,可以參照刑事追訴時效(十年)的規(guī)定,保護被害人孫某的民事權利。
第三種意見認為,本案應當適用訴訟時效中止的規(guī)定。因犯罪行為而引發(fā)的民事案件,按照先刑后民原則,刑事訴訟客觀上阻礙了民事訴訟的正常進行。因而可將刑事訴訟過程作為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九條規(guī)定的其他障礙,中止民事訴訟時效。不過,刑訴法規(guī)定被害人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在檢察機關提起公訴后不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說明被害人主觀上怠于行使訴權,故只能將公安機關立案起至檢察機關提起公訴止這段時間作為民事訴訟中止的其他障礙。本案被害人孫某受到傷害至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前的六個月,加上提起公訴至提起民事訴訟期間的七個月,亦已超過一年的民事訴訟時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拋物關多久
2020-12-01監(jiān)護人有權查看被監(jiān)護人隱私嗎
2020-12-02交通事故起訴材料
2020-11-10設立商業(yè)銀行分支機構,營運資金額有限制嗎
2021-03-13學生牙齒跌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5哪些項目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是什么
2020-12-23人壽保險的類型和條件有哪些
2021-03-20國內運輸保險的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1-08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代理人
2021-01-24購買車險中商業(yè)車險怎么計算
2020-12-05追尾責任認定保險理賠誤工費
2020-12-25保險合同的三類主體是什么
2020-11-09保險理賠修理費可以申請保全嗎
2021-03-25代理人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仍然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行為是否有效
2021-03-25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否解除合同?
2021-02-04產險索賠指南
2021-03-26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爭議
2021-01-29廠房和商鋪的拆遷補償有何不同
2020-11-14賓館拆遷補償不合理,如何維權
2021-02-12農村危房改造屬于征地拆遷嗎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