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勞動者若需要離職的話,在試用期內需要提前3天通知單位,而要是轉正了的話,則需要提前30天通知。但有的情況下勞動者離職卻是沒有知會單位,也就是擅自離職。那按照法律的規定,勞動者擅自離職的行為合法嗎?律霸小編馬上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一、勞動者擅自離職的行為合法嗎
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就形成了法律上的勞動關系,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直至勞動合同期限屆滿為止。
但并不是說勞動合同不可以變更和解除,我國《勞動法》第24條規定:“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但按第31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勞動法》第102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由此可知,勞動者擅自離職的行為是違法的。
二、勞動者擅自離職如何處理
勞動者擅自離職是指其未向用人單位提出口頭或書面辭職報告,而隨意離開所在單位及其所擔任的工作職務或崗位的違法違約行為。因此,用人單位應當在教育勞動者自覺守法、守約的同時還應依據《勞動合同法》第4條和第39條第2項的規定制定好內部規章制度,對勞動者擅自離職的行為作出限制性和處罰性的規定。
這種違法的行為往往會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因此用人單位還應依據《勞動合同法》第17條第2款和第90條的規定,在勞動合同中與勞動者約定針對擅自離職行為的損失賠償條款,能計算出損失額的,可要求其按實際損失額賠償,無法計算損失額的,可約定一個具體的索賠數額。還可依據該法第91條的規定,要求招用該擅自離職、尚未與本單位結束勞動關系的勞動者的用人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行文至此,相信大家也知道了吧,勞動者擅自離職的行為在我國是屬于違法行為的,此時單位可以追究勞動者因此給自己造成的損失。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勞動合同最終肯定是被解除了的。若勞動者遇到單位違法辭退的話,可以采取法律措施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離職住房公積金如何提取
自動離職不發工資怎么辦
曠工幾天算自動離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重婚案件受害人可以自己到法院起訴嗎
2021-03-11可以有條件的放棄繼承權嗎
2021-02-12強制執行申請書范文及注意事項
2020-11-24車禍死亡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1-02-14有不良逾期記錄怎么辦
2021-02-01擔保提存的給付條件
2021-02-02離職之后三個月才給工資合法嗎
2021-01-21買私人地皮蓋房子,拆遷能否得到賠償
2021-01-03保險的作用具體有哪些
2021-02-11在人身保險中應該規定哪些內容
2021-01-28新保險法與財產保險理賠有什么不同
2020-12-30雇主責任保險有拒賠的情況
2020-11-08保險公司如何評級
2020-11-09土地含有地上物可以出讓么
2020-11-08集資房轉讓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23公攤面積算不算房屋拆遷補償安置面積
2021-01-12拆遷時以航拍圖確定房屋是否合法,正確嗎
2020-12-09龍川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29養殖戶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5如何認定是被安置人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