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養(yǎng)未成年子女是父母的法定義務,而男方受欺騙撫養(yǎng)了非親生子女,代替孩子的親生父親履行了法定的撫養(yǎng)義務,男方得知事實真相后,當然有權利追索以前所支付的撫養(yǎng)費。
從男方的角度來看,女方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與他人通奸生育子女,對其精神上造成了巨大傷害,故其同時有權要求侵權者賠償精神損失。
楊*新教授認為,這種案件行為人的行為所侵害的,不是人格權,而是身份權,是侵害親權的侵權行為。配偶一方將本沒有親子關系的子女謊稱為有親子關系,使對方不明真相地當作自己的親生子女進行撫養(yǎng),最終的結果卻是撫養(yǎng)了非親生子女。進行欺騙的一方在主觀上具有故意,使配偶的身份權受到侵害,構成侵害親權的侵權責任。
有觀點認為,這種案件屬于無因管理,因為存在沒有法律的原因而為他人管理事務,這個事務就是撫養(yǎng)他人的子女。但無因管理必須是無“因”而進行管理,事實上欺詐性撫養(yǎng)關系在進行管理的時候,是有“因”的,即在他人的欺詐下,誤將他人的子女當作自己的親生子女撫養(yǎng),盡管是“誤將”,但也是有“因”;
有觀點認為這種案件屬于不當?shù)美粨狃B(yǎng)人的法定撫養(yǎng)人當然是不當?shù)美划數(shù)美荒芨爬ㄐ袨榈男再|,僅僅指出了行為后果的性質。
我們認為,楊*新教授分析的頗為到位,只有認定這種行為的性質屬于欺詐性撫養(yǎng)關系,是一種侵權行為,才能夠正確界定這種行為的性質。
需要指出的是,這里的賠償精神損失與《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的離婚損害賠償是兩碼事情,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與他人通奸生育子女并不一定構成“與他人婚外同居”的賠償要件,即通奸生育子女與“持續(xù)、穩(wěn)定地共同居住”不能等同。
而判決女方賠償精神損失的依據(jù)應是《民法通則》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中的有關規(guī)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出生證明如何辦理
2021-02-21反擔保有哪幾種方式
2021-03-14軍人離婚財產分割原則
2021-03-04離婚夫妻財產房屋分割問題
2020-12-23船舶確權之訴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5失蹤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1-01-16民間借貸房屋抵押過戶犯法嗎
2020-12-09政府回購房買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2如何才能正確的規(guī)避購房交易中風險呢
2021-02-03解除合同經(jīng)濟補償應該如何支付
2021-01-06什么是企業(yè)勞動爭議調解
2021-01-10勞動糾紛調解以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6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包括哪些人,理賠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17財產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3-13人身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12重復保險三大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11保險合同的訂立必須要投保人親自簽字蓋章才生效嗎
2020-11-21對保險公司分支機構的規(guī)定是如何的
2021-01-01如何申請大額保險金
2021-01-20違反保險法的行為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