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盜墓的量刑最高是多少?
盜掘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外罰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盜掘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2、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集團的首要分子;
3、多次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4、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并盜竊珍貴文物或者造成珍貴文物嚴重破壞的。
二、盜墓犯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管理制度。我國具有豐富的文物,其中相當部分是舉世公認的珍寶。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行為不但造成文物的嚴重流失,而且使許多文物因失去保護而喪失其歷史、藝術、科學價值,有的甚至造成文物的直接毀壞,因而這種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盜掘右文化遺址、古墓葬罪的犯罪對象限于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而不包括所有的文物。
2、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行為,所謂盜掘,既不同于單純的盜竊行為,也不同于對文物的破壞行為,它是指未經國家文化主管部門批準的私自掘取行為,其行為方式有的是秘密的,有的是明火執仗公開進行掘取;有的是單個人實施,有的則多人合伙甚至聚眾實施。
3、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單位能否構成本罪主體,法律無明文規定,我們認為,根據其他有關對單位犯罪的法律規定來理解,如果本罪是在單位名義組織策劃下實施的,可以對單位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而不宜對單位直接追究刑事責任。
4、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而且一般具有非法占有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中文物的目的。本罪能否由間接故意構成,理論上有肯定與否定兩種截然對立的觀點。我們認為只要行為人的盜掘行為出于故意,其對盜竊的對象是否屬于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文物即使是不確定的,也可以構成本罪。因而本罪可以由間接故意構成。
綜上所述,現在有些犯罪分子從事盜墓活動,破壞國家文物,造成珍貴文物流失損壞,對盜墓犯罪的量刑,主要看盜墓造成的后果嚴重程度及犯罪情節,最高可以判處死刑,通常判處死刑都是針對盜掘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并且盜墓文物價值巨大的。
按照法律規定盜墓共犯怎么判?
我國法律中盜墓罪還有死刑嗎?
盜墓文物坐幾年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只有土地證的租賃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5公職人員參與非法集資如何處罰
2020-11-12減刑的限制條件有哪些
2020-11-18離婚如何訴訟
2020-11-29車禍臉上二級傷殘賠多少錢
2020-11-19書面贈與協議與口頭贈與協議誰的效力更大
2021-01-13督促程序的實質要件有哪些
2021-02-05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代表對效力的承認嗎
2021-01-02采購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1-03農村老人去世后土地應該由誰繼承
2021-03-04幼兒園中層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3-14在職期間是否有保密費和競業限制費
2021-01-13怎樣才能守法跳槽
2020-11-26意外傷害賠償案例分析
2021-03-07產品責任法律了解
2021-03-08建筑工程保險的性質及其特點有哪些
2021-01-16夫妻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時能否分割
2020-12-03保險索賠的四個要點
2021-02-26單位要給滿50歲的女職員買養老保險嗎
2021-02-17未超合理范圍保險應理賠嗎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