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中止可以發(fā)生在犯罪的什么時候
犯罪預備階段、犯罪實施至犯罪既遂之前的階段,均可成立犯罪中止。
刑法第24條第一款規(guī)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兩種情況:一是在犯罪預備階段或者在實行行為還沒有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放棄犯罪;二是在實行行為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
作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態(tài)的犯罪中止,是指行為人已經(jīng)開始實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態(tài)。犯罪中止形態(tài)與犯罪中止行為本身具有密切關系:沒有中止行為就不可能有犯罪中止的形態(tài),中止行為是犯罪中止形態(tài)的決定性原因。犯罪中止形態(tài)與中止行為本身又具有區(qū)別:中止行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勵的行為;犯罪中止形態(tài)則是犯罪的狀態(tài),應當負刑事責任。換言之,中止行為之前的行為屬于犯罪行為,是行為人應當負刑事責任的事實根據(jù),中止行為本身屬于刑法所鼓勵的行為,是應當免除或者減輕處罰的根據(jù)。
二、共犯中止
共犯中止是指在共同犯罪中,部分犯罪人自動中止犯罪的行為。應當視情況區(qū)別對待:
(一)在簡單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實行犯,共犯中有一人決定中止后,然后極力勸說其他人放棄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勸告,放棄本來可以繼續(xù)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但是,如果一人中止后,其他共犯不愿意中止,但中止者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危害結果的發(fā)生,中止者成立犯罪中止,其他不成立;如果一人中止,雖然阻止或者他人但未能阻止危害結果發(fā)生,由于不具備有效性特征,所以不能作為中止犯認定,只能在量刑時酌輕。不過有一種情況,如果中止者采取了一定措施,有效地中斷自己先前行為與犯罪的聯(lián)系(消除“原因力”),即使后來發(fā)生危害結果,仍然可以認定為中止。
(二)在復雜共同犯罪中,實行犯中止犯罪,教唆犯應認定為未遂的教唆;幫助犯有一定的從屬性,實行犯中止犯罪,幫助犯不知道,對其應按照犯罪預備認定,反過來,教唆犯、幫助犯要中止犯罪,對教唆犯來講,必須阻止實行犯實施犯罪,使實行犯打消犯罪的念頭,才構成中止,而幫助犯應采取有效措施,抵消自己的幫助行為對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
(三)中止犯如果向有關機關報告,司法機關采取了有效措施制止了犯罪,應認定為中止。
綜合以上問題,可以看出,犯罪中止理解和認定的難度,隨著刑法學理解研究的深入以及司法實踐的總結完善,相信對犯罪中止的模糊認識最終會消除。
在著手實施犯罪之前,屬于預備形態(tài)的中止,若是在著手實施犯罪之后則屬于實行階段的中止。而成立犯罪中止,要求必須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結果。至于中止行為既可以作為的形式實施,也可以不作為的形式實施。另外,中止行為也以不發(fā)生犯罪結果為成立條件。
犯罪中止是否有時間限制
犯罪中止量刑具體是怎樣規(guī)定的?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區(qū)別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貪污罪與數(shù)罪并罰之間有哪些關系呢
2021-03-05隨意傾倒危險廢物構成環(huán)境污染罪怎么處罰
2020-12-09行政復議申請人主體是否合格的案件分析
2021-01-29交警現(xiàn)場處罰寫錯車牌該怎么行政復議
2020-12-18互聯(lián)網(wǎng)廣告管理暫行辦法有哪些規(guī)定
2021-01-13軟件著作權對評職稱有用嗎
2020-12-08實用新型專利有效期
2021-02-15交通事故訴訟需提供哪些證據(jù)
2020-12-15聽證程序適用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4個人合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7申請出國結婚需哪些證明材料
2021-01-02反擔保合同抵押中雙方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1-12保密協(xié)議的保密義務是什么
2021-01-25勞動關系轉移需要什么手續(xù)
2021-02-25勞動爭議申訴最長年限是幾年
2020-11-22拼車出事故責任誰來擔
2021-02-10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30對保險事故發(fā)生時被保險人盡力防止損失擴大的責任
2021-03-06人身保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1-03-14單位保險要交多少年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