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新城區律師? ?澤州縣律師? ?夏河縣律師? ?臺江區律師? ?延吉市律師? ?長清區律師? ?東山區律師? ?
求職者應聘某家單位后,如果被錄取,則要在規定時間內辦好入職手續,辦理入職的時候同單位簽署勞動合同,將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規定清楚。而有些單位并沒有為求職者辦理入職手續,就要求其上班,提供服務。那么入職和不入職區別是什么?下面小編簡單介紹下相關知識。
一、入職和不入職區別是什么?
求職者已經通過招聘單位的審查把關,被招聘單位通知錄用,可以進入招聘單位開始試用的這一過程,稱為入職。新員工入職流程主要分為六個步驟:入職準備、入職報到、入職手續、入職培訓、轉正評估、入職結束。辦入職的工作就是要跟公司簽合同,雙方不可隨意解約,各方面待遇都有明細告知有勞動法保護。不辦入職的工作就是不跟公司簽約,公司想解除勞動關系就解除勞動關系,員工沒有辦法維權。
二、入職手續如何辦理?
1、填寫《員工履歷表》。
2、發放向新員工介紹公司情況及管理制度的《制度匯編》,使其具備基本公司工作知識,要求其通過公司內部網絡了解進一步情況。
3、按照《新員工入職手續清單》逐項辦理入職手續。
4、確認該員工調入人事檔案的時間。
5、向新員工介紹管理層。
6、帶新員工到部門,介紹給部門總經理。
7、將新員工的情況通過E-mail和公司內部刊物向全公司公告。
8、更新員工通訊錄。
9、簽訂《勞動合同》。
三、用人單位在辦理入職手續的有哪些義務?
從《勞動合同法》的以上規定可以看出,作為一家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從以下兩個方面擁有義務和權利:
1、對本單位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具有告知義務。
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應當依法告知勞動者相關內容,如勞動者的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等。即使勞動者不提出要求也得主動告知。同時,還應積極采取書面方式保存告知行為的證據。
2、對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具有知情和審查的權利。
用人單位對勞動者也有知情權,即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如勞動者的年齡、性別、學歷、專業技術、工作經歷、健康狀況等。以上情況,需要勞動者提供有關的書面證明材料,用人單位同樣應該好好保留、掌握和管理。
綜上所述,按照規定,員工應該辦理入職后才能成為正式員工,沒有入職的話只能說明在實習期。入職和不入職區別在于是否簽署勞動合同,沒有辦理入職,自然談不上勞動合同。如果員工已經付出了勞動,則應該認定為建立事實上的勞動關系。只不過因為沒有勞動合同,后期維權會比較困難。
原單位未解除勞動關系能否入職新單位
大學生畢業入職簽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入職簽訂保密協議合法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處理期限是多久
2021-01-22宅基地加蓋二層合法嗎
2021-03-03如何維護榮譽權
2020-12-08股東代表訴訟有期限限制嗎
2020-11-30危險駕駛罪的構成要件及其與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關系
2020-12-06離婚法院第一次調解需要律師嗎
2021-02-04擔保合同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08淺談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2-24違法霸占農村公用地如何處罰
2020-12-30如何委托律師購房
2021-02-05如何安全支付二手房中介費
2020-12-02雇主怎么在勞動合同上免責
2021-01-16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產品質量責任保險承保哪些責任?
2020-12-04保險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1-01-20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1被保險人先行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9交通事故保險合同外的賠償應該誰來承擔
2021-01-21財產保險合同中給付保險賠償金須遵守哪些原則
2021-01-01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