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私闖廠房算不算私闖民宅?
私闖廠房不算私闖民宅,即他人未經住宅主人許可或有權機關未依法定程序擅自侵入他人住宅的行為。
私闖民宅會承擔法律責任。
根據《憲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害公民的住宅,即公民住宅的不可侵犯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與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等權利一樣同等重要,同樣受法律的保護。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組織、脅迫、誘騙不滿16周歲的人或者殘疾人進行恐怖、殘忍表演的;
(二)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強迫他人勞動的;
(三)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體的。
在司法實踐中,區分"私闖民宅"罪與非罪的關鍵,主要從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故意,客觀上是非違背住宅主人意愿強行侵入及主觀動機(如:尋釁滋事等)和社會危害性等方面來予以認定。
二、故意傷害罪的形態
故意輕傷的,不存在犯罪未遂問題,即行為人主觀上只想造成輕傷結果,而實際上未造成輕傷結果的,不宜以犯罪論處。重傷意圖非常明顯,且已經著手實行重傷行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應按故意重傷(未遂)論處。故意傷害致死的,屬于結果加重犯,行為人主觀上對傷害持故意,對致人死亡有過失。
易言之,在傷害對象與死亡者不是同一人的情況下,應根據行為人對死亡者的死亡是否具有預見可能性以及有關事實認識錯誤的處理原則來認定是否傷害致死。
(1)如果行為人甲對被害人乙實施傷害行為,雖然沒有發生打擊錯誤與對象認識錯誤,但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丙卻仍然實施傷害行為,因而造成丙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
(2)如果行為人A本欲對被害人B實施傷害行為,但由于對象認識錯誤或者打擊錯誤,而事實上對C實施傷害行為,導致C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根據處理事實錯誤的法定符合說,刑法規定故意傷害罪不只是為了保護特定人的身體健康,而是為了保護一切人的身體健康;只要行為人有傷害他人的故意,實施了傷害他人的行為,結果也傷害了他人,就成立故意傷害罪,而不要求其中的“他人”完全同一。故意傷害致死也是如此。B與C的身體均受刑法保護,發生對象認識錯誤或打擊錯誤并不影響A的傷害行為性質,理當以故意傷害致死論處。
在當代社會,進入他人家里的話一定要有禮貌,首先經了他人的同意才能夠進入,如果未經準許,并且經過相關的確認書仍然不退出他人的房屋的話,就會構成刑法當中的非法侵入住宅罪,當然了,這里的住宅也需要進行一個具體的區別劃分。
私闖民宅可以追究責任嗎
要債的半夜私闖民宅犯法么
私闖民宅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合同要注意的十大細節是哪些
2021-03-02家庭暴力要什么證據
2021-03-13批捕后最長羈押多久
2021-01-22商標侵權如何取證,商標侵權如何收集證據
2020-12-01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離婚和財產分割的相關規定
2021-02-09五保戶的監護人是誰
2021-03-09給了贍養費能分到遺產嗎
2020-11-27雙重除斥期間以哪個為準
2020-12-19購房定金可以退嗎,怎么才能要回購房定金
2021-01-20辭退員工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3-17勞動合同續訂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01工作3年未簽訂勞動合同后辭職可以申請補償金嗎
2020-12-20勞動關系確認
2021-03-09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合法嗎
2021-02-28HR外包
2021-03-11勞動爭議仲裁可以代替離職證明嗎
2020-11-18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效力及缺失
2021-01-22勞動糾紛處理時效
2021-03-13員工簽字又反悔 訴至法院被駁回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