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預備犯的主觀方面有什么要求
(1)行為人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和目的,是為了順利著手實施和完成犯罪。可見,預備犯的主觀方面既有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又具有進而著手實行和完成犯罪的意圖。但是后者尚未實際展開而只是在犯罪預備活動中間接地得到反映;而前者,即為了順利地著手實施和完成犯罪而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與目的,才是預備犯主觀方面主要的內容和特征所在。犯罪預備行為的發動、進行與完成,都是受此種目的的支配的。
(2)犯罪在實行行為尚未著手時停止下來,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即是被迫而非自愿在著手實行行為前停止犯罪。這是犯罪預備與犯罪預備階段中止的關鍵區別所在。所謂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足以阻礙行為人著手實行和完成犯罪的因素,如果該因素不足以阻礙行為人繼續著手實行犯罪的,行為人也認識到這一點的(排除行為人存在認識錯誤而構成犯罪預備的情形),應認定為犯罪預備階段中止。
二、犯罪預備算犯罪嗎
根據《刑法》第22條第2款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對犯罪預備的處罰,必須要認定行為屬于犯罪預備。根據《測法》第22條規定:為了犯罪 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犯罪預備具有以下三個特征:
(1)已經實施了犯罪的預備行為。即已經實施了準備犯罪工具或者制造犯罪條件的犯罪預備行為,而不是單純的犯意表示。
(2)罪行為必須在預備過程中停頓下來。如果犯罪行為沒有在預備過程中停頓下來而已經著手實行犯罪 則構成其他犯罪形態。
(3)罪行為在預備過程中停頓下來.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如果是基于行為人以內的原因停止犯罪,則是犯罪中止。
犯罪預備通常都是為了之后順利和完成犯罪而做準備工作,就包括踩點、準備犯罪工具、準備實施犯罪的手段等等。由于犯罪預備是出現在實行行為尚未著手之前,也就意味著在實行行為著手之后即使因為行為人意志之外的原因停下來了,也不會成立犯罪預備。根據《刑法》中的規定,成立犯罪預備的,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刑法預備犯罪的成立條件是什么?
預備犯承擔哪些刑事責任
哪些行為屬于預備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表權能單獨使用嗎
2021-01-06傷殘等級鑒定需要什么材料,如何鑒定傷殘等級
2021-03-22撫養費數額如何確定,撫養費包括哪些費用
2021-01-20被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怎么辦
2020-12-11什么是以房養老
2021-01-24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1-02-27保險合同的概念是怎么樣的
2021-01-05免責條款未說明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履行主體是什么
2020-12-26意外事故保險的賠付是怎樣的
2020-11-30財產保險合同如何分類
2021-02-16重大過失行為保險拒賠合法嗎
2021-03-24保險合同沒有特別約定,可以免責嗎
2021-02-19出口買方信貸保險
2021-02-09失能
2021-01-25樓房拆遷補償多長時間能拿到
2020-12-30拆遷房產證加名字的方法有哪些
2021-01-05什么樣的大棚拆遷補償高
2021-01-07棚戶區改造與城中村改造拆遷補償都有哪些區別
2020-12-20戶口不在市里拆遷怎樣補償
2020-12-20以前居住或得到安置現在戶口所在地還能不能享受拆遷安置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