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逃匯罪的認定有什么標準
對于本罪,應注意其與走私罪的界限,
1、所侵犯的客體不同。本罪的客體是國家的外匯管理制度,其與進出口貿易及其關稅無關;而走私罪的客體則是對外貿易管制,后者這種管制的目的是通過對進出口貨物的監督、管理與控制,防止偷逃關稅及其阻止或限制不該進出口的物資進出口。它與進口貿易及其關稅緊密聯系在一起。
2、所侵犯的對象不同。本罪的對象僅限于外匯;走私罪的對象卻比本罪廣泛得多,它包括外匯在內的一切禁止或限制進出境的貨物與物品或者應當繳納關稅的貨物及物品。
3、客觀方面的表現形式不同。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逃匯的行為。逃匯的外在形式是將境外取得的外匯應當調回境內而不謂回,或把境內的外匯私自轉移到國外等;而走私罪的客觀行為卻是行為人逃避海關監管,非法運輸、攜帶、郵寄貨物、物品進出國(邊)境的行為。
4、犯罪主體不同。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其僅限于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以及這些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除此之外,均不能構成本罪。自然人構成犯罪時,顯然必以單位構成犯罪為前提,否則,亦不能構成本罪;走私罪的主體則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為本罪的主體。此外,單位亦可構成其罪。
5、本罪為具體罪名;而走私罪則為種罪名,其包括走私武器、彈藥罪,走私假幣罪、走私文物罪等多個具體罪名。
二、怎么處罰逃匯罪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擅自將外匯存放境外,或者將境內的外匯非法轉移到境外,數額較大的,對單位判處逃匯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對單位判處逃匯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逃匯罪屬于故意犯罪,而過失是不能成立本罪的。構成逃匯罪,要求行為人能夠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在逃匯,但并不要求行為人了解關于逃匯的具體法規,只要行為人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違法就行了。而在主觀上面,對于逃匯罪來講,并不要求一定要以牟利為目的。
逃匯罪立案標準是怎樣規定的
非法經營罪與逃匯罪有什么不同
逃匯罪與走私罪有什么不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在接受委托后需要進行哪些程序
2021-03-10立約定金協議怎么寫
2021-03-09假釋與減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9簽訂合同包括哪些條款
2021-01-16表見代理的法律規定主要有什么
2021-02-01案件判決以后還能保全嗎
2020-12-19交通事故索賠程序
2021-02-21勞務合同中的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0-11-22無效擔保合同如何賠償呢
2021-02-07房屋贈送時效多長
2021-01-20房產證沒過戶可以直接辦不動產嗎
2021-03-10離職經濟補償金交稅嗎
2021-01-05投保時注意事項及須知事項有哪些
2021-02-02產品責任糾紛如何進行歸責
2020-11-27進出口貨運保險投保的基本內容
2020-11-15什么叫提存保險金
2020-11-30辦理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程序,在什么情形下人壽保險會拒賠
2021-03-08超出駕證允許范圍駕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向司機追償
2020-11-24企業財產保險最高額是多少
2020-12-19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為什么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