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冒名頂替犯什么罪
包庇罪。根據司法解釋,在公安機關偵辦期間,行為人以各種原因頂替他人違法犯罪,妨害司法辦案,涉嫌包庇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包庇罪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1、本罪與事前有通謀的共同犯罪
窩藏、包庇行為是在被窩藏、包庇的人犯罪后實施的,其犯罪故意也是在他人犯罪后產生的,即只有在與犯罪人沒有事前通謀的情況下,實施窩藏、包庇行為的,才成立本罪。如果行為人事前與犯罪人通謀,商定待犯罪人實行犯罪后予以窩藏、包庇的,則成立共同犯罪。因此,本法第310條第2款規定,犯窩藏、包庇罪,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共同犯罪所犯之罪的法定刑低于窩藏、包庇罪的法定刑,也應以共同犯罪論處。
2、本罪與偽證罪的界限
偽證罪中的故意作虛假證明為犯罪人隱匿罪證的行為,與窩藏、包庇罪有相似之處。二者的主要區別在于:
(1)本罪為一般主體;而偽證罪是特殊主體,只限于證人、鑒定人、記錄人與翻譯人。
(2)本罪發生的時間沒有限制;而偽證罪必須發生在刑事訴訟中。
(3)本罪是通過使犯罪人逃匿或者采取其他庇護方法,使其逃避刑事制裁;偽證罪掩蓋的是和案件有重要關系的犯罪情節。
(4)窩藏、包庇的對象既可以是未決犯,也可以是已決犯;而偽證罪所包庇的對象只能是未決犯。
3、本罪與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的界限
1979年刑法沒有規定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故以往的刑法理論認為,消滅罪跡與毀滅罪證的行為構成包庇罪。本法增設了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之后,也有人認為包庇罪包括幫助湮滅罪跡和毀滅罪證的行為。
冒名頂替他人不一定就構成犯罪,若頂替的事情并不違法,那么充其量也就是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權。而在刑事訴訟過程中,若是冒名頂替犯罪分子的話,則可能涉嫌構成包庇罪。《刑法》中規定,犯包庇罪的,一般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是情節嚴重的話,則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包庇罪司法解釋是什么,與相關犯罪怎么界定
包庇罪該如何認定,怎么區分包庇罪和窩藏罪
徇私枉法罪和包庇罪有哪些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裝卸站不編制溢油應急計劃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0-11-24物權法對主物,從物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9怎樣理解購房合同中的不可抗力
2020-11-25怎么舉報強制拆遷
2021-02-12人身損害賠償死亡賠償多少
2020-11-12房屋賣了又辦理抵押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1-03學生在學校被同學弄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5購房預算從何做起
2021-01-08涉外勞動爭議管轄權歸屬問題解答
2021-01-23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投資理財保險的定義
2021-03-03農村居民應該怎樣主張以城鎮居民標準賠償
2020-11-22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調解可以在保險公司嗎
2020-12-17代理商出具的授權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09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暫行規定有什么
2021-03-21關于保險受益權問題的研究
2021-02-07代理公司未及時出保單 保險公司被判承擔理賠
2021-02-03投保時注意事項及須知
2021-03-23提前還貸后如何退保險?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