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殺人罪犯罪中止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一)、故意殺人罪中止的時間性認定:“在犯罪過程中”
1.故意殺人罪的中止既可以發生在預備階段,也可以發生在實行階段,還可以發生在實行行為結束之后但在既遂之前。
2.中止前的行為必須屬于故意殺人行為。如果產生犯意后沒有實施任何犯罪行為便放棄犯意的,不成立中止。
3.故意殺人既遂后自動恢復原狀的,不成立犯罪中止;成立犯罪預備與未遂后,也不可能有犯罪中止。
(二)、故意殺人罪中止的自動性認定:“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
1.故意殺人罪中止的自動性,是指行為人認識到客觀上可能繼續實施犯罪或者可能既遂,但自愿放棄原來的犯罪意圖。這是犯罪中止與犯罪預備、犯罪未遂在主觀上的區分標志。
2.自動性的成立不以中止動機的倫理性為必要,不要求行為人基于真誠的悔悟徹底放棄一切犯意,只要行為人完全放棄故意殺人犯罪的犯意即可。
3.故意殺人罪中止的原因多種多樣,但中止的原因本身不影響中止自動性的判斷。
4.基于目的物的障礙而放棄故意殺人行為的,不具有自動性。
(三)、故意殺人罪中止的客觀性認定
1.在犯罪預備階段或者實行行為尚未終了,只要不繼續實施行為就不會發生犯罪結果的情況下,故意殺人罪的中止行為表現為放棄繼續實施犯罪行為(也被稱為未實行終了的中止)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必須是真實地放棄犯罪行為,而不是等待時機繼續實施該行為。
2.在故意殺人行為實行終了、不采取有效措施就會發生犯罪結果時,中止行為表現為采取積極措施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也被稱為實行終了的中止)在實行終了的情況下,中止行為必須是一種足以避免結果發生的、真摯的努力行為,但不以行為人單獨實施為必要。沒有做出真摯努力的,不成立中止。
(四)、故意殺人罪中止的有效性認定
1.不管是哪一種中止,都必須沒有發生行為人原本所希望或者放任的、行為性質所決定的犯罪結果(侵害結果)。否則,應當成立故意殺人罪既遂。
2. 行為人為防止故意殺人犯罪結果的發生做出了積極努力,但其行為本身偶然不能使犯罪結果發生或者由于他人的行為防止了犯罪結果發生時,也成立中止犯。即不要求中止行為與結果沒有發生之間必須存在因果關系。
首先故意殺人犯罪的結果一旦已經形成那么任何造成受害者死亡的行為都可以算做殺人罪。如果行為人防止故意殺人犯罪的結果做出了努力,但是還是沒有挽回成果的話,也可以算作是。犯罪中止。最多的犯罪中止的行為就是在犯罪結果還沒有實施的情況下就將犯罪停止。這種行為是最常見的。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犯罪中止的后果是怎樣的
犯罪中止的處罰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網絡用戶侵權者通知的內容應包括哪些
2020-12-14公司分立方是否可能分立負債
2020-12-17什么是帶有欺騙性的商標,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4孫子能替奶奶打贍養費官司嗎
2020-11-25訴請解除合同可以撤回嗎
2021-01-22超過可撤銷合同時效怎么處理
2021-01-06單身青年的購房標準是什么
2021-02-04勞務工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18勞務外包的賬務處理如何進行
2020-11-29遭遇口頭辭職該怎么辦
2021-02-02辭退是開除公職嗎
2021-03-02英國對保險經紀人的管理問題有哪些
2021-02-02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1-02-10意外死亡賠償協議書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2意外保險哪些人不理賠
2021-03-09車禍后保險金怎么申請
2020-11-09企業財產保險最高額是多少
2020-12-19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06甘肅省校方責任保險管理工作暫行辦法
2021-02-26政府拆遷和商業拆遷補償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