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行為預備會受到處罰嗎?
刑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構成犯罪預備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犯罪分子主觀上具有某種犯罪目的;
(2)犯罪分子為實施某種犯罪而進行了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犯罪預備行為;
(3)犯罪預備行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預備階段的某一點上。刑法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二、犯罪預備行為
(一)有犯罪預備行為
即有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常見的預備行為有5種:
1、準備工具;
2、練習犯罪的手段,比如說,為了扒竊,練習扒竊的技能;
3、進行犯罪前的調查,比如說,盜竊之前的踩點,殺人之前了解被害人的情況;
4、排除實行犯罪的障礙,比如說,要盜竊、搶劫的時候先把人家的狗給毒死;
5、勾引共犯,其中也包括為了實施某種犯罪而組織犯罪集團,這種組織、參加犯罪集團的行為也是犯罪的一個預備行為,比如說,為了盜竊和搶劫而勾結共犯或者組織犯罪集團就是盜竊、搶劫的預備行為。
但是,如果行為人組織、領導、參加恐怖活動組織、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的,屬于實行行為。因為這兩種犯罪集團是刑法分則直接禁止的犯罪行為。大家一定要注意具體常見的預備行為。因為關于預備行為,刑法分則是沒有具體規定的,刑法分則規定的都是實行行為。所以說,對犯罪預備行為一般掌握只有根據上述的歸納總結。
(二)具有犯罪的目的
即是為了實施某一個犯罪,這個對決定預備行為的性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觀意圖對行為的性質具有很大的主導作用。如果他沒有犯罪的意圖,磨刀僅僅就是為了殺豬,就是一個合法的行為。通過這個例子還可以說明一個問題,預備行為本身因為在分則沒有具體規定,脫離了犯罪目的往往看不出它的犯罪性,這是要注意的。另外就是一個行為之所以成為犯罪的預備行為,取決于支配行為的犯罪意思,這一點很重要。
(三)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沒有能夠“著手”
所謂意志以外的原因,是足以阻礙行為人著手實行和完成犯罪的因素。
綜合上面所說的,在實施犯罪的時候都是要有犯罪預備的行為,而且只要有這種意示就已經算是有犯罪的條件,執法人員在進行處理的時候就會結合實際的案件情況來進行辦理,但預備犯一般要比既遂犯的處罰要輕一些。
刑法中犯罪預備屬于犯罪嗎?
犯罪預備量刑處罰是怎樣的
犯罪預備的特征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仲裁機關是行政機關嗎
2021-01-09快遞取件二次收費違法嗎
2021-03-19如何變更子女的撫養權?
2021-02-07房產贈與合同可以延遲生效嗎
2021-01-21農村集體土地房屋能否遺贈
2021-01-17小區內晚上修路可以投訴嗎
2021-01-23只有買房協議無房產證如何過戶
2021-01-20勞動者拒簽合同怎么辦
2021-01-19哪些勞動爭議可由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0-12-03投保人在投保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12產品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有哪些
2021-03-05集裝箱保險的性質及保險價值是什么
2021-01-19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車輛損失保險賠償的案例分析
2021-03-09廠房失火無保險怎么辦
2021-02-02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27車輛自燃險有必要買嗎
2021-03-24新保險法對被保險人利益的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1-02-09什么是有權代理?
2020-12-19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五大不同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