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法律的規定犯罪中止構成犯罪嗎?
根據法律的規定犯罪中止構成犯罪,我國現行刑法第24條第1款規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這是一條精練概括性的規定,在司法實踐中往往會遇到許多棘手的問題。犯罪中止往往和犯罪既遂、未遂等停止形態有復合之處,單根據法條的規定是難以準確認定的,需要對犯罪中止的構成要件有一個清楚的把握。檢察機關在提起公訴時對這一個犯罪情節也應該有清楚的認識。隨著世界范圍內刑法理論的客觀主義向主觀主義的演變,刑法學家們的視角從以犯罪行為為中心向以犯罪行為人為中心轉變,因此,犯罪中止成為順應這一潮流而在刑事立法中普遍設立的一項制度。我國刑法將故意犯罪停止形態分為犯罪既遂、犯罪未遂、犯罪預備、犯罪中止四種具體形態,各種形態之間界限分明。
二、犯罪既遂可犯罪中止嗎
關于犯罪中止,目前的通說基本認為在犯罪既遂后不再有犯罪中止。但依照《刑法》第24條規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法條中并未規定犯罪既遂后不能構成犯罪中止,而且,從文意理解,只要做到“自動放棄犯罪”和“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中任意一項,即可構成犯罪中止,而“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和既遂與否并不必然相關。縱使從犯罪形態來說已構成既遂,但只要能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依法就應認定為中止,認為既遂后不存在中止的說法并無法定依據。而且從打擊犯罪來說,如果既遂后就不存在中止,無疑將阻止犯罪人員在構成既遂狀態后主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對保障社會利益、制止犯罪不利,與立法初衷相違。
既遂后還未出現犯罪結果的,通常會發生在危險犯中,當行為人實施的行為已使侵犯的客體處于危險中,即構成既遂,但這時客體并未受到現實的傷害,如果此時行為人主動采取措施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筆者認為,還是應認定為犯罪中止。至于《刑法》第24條規定的這種情況下應免除處罰,對于重大的危險犯,究竟是免除處罰合適還是減輕處罰合適,或許值得探討,但這已是另一個問題了。
部分實施犯罪行為主體,在犯罪的過程之中,有可能會采取適當的措施防止侵害行為發生,此時有可能會構成犯罪中止。雖然犯罪中止可能并沒有給他人造成確切的傷害,但是卻依舊對社會存在威脅,但是依舊會受到刑事處罰,此時的處罰可以適用減刑的相關規定。
應該怎么認定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量刑具體是怎樣規定的?
非法拘禁罪共同犯罪中止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稅務局能否直接申請強制執行
2020-11-13交通十級傷殘最低賠償多少
2020-11-21死緩減為無期徒刑后能假釋嗎
2020-12-17拆遷返還的宅基地可以買賣嗎
2021-01-01被關在豬圈里與豬爭食 女子精神失常
2021-03-12如何把控合同中主體資格的審查
2021-03-14林地非法架設線路如何處罰
2021-03-12購房合同丟失有哪些處理辦法
2021-01-26調薪未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怎么處理
2021-01-06終止勞動合同是否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呢
2021-01-18壽險的追訴期是兩年嗎
2020-11-152020年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0-12-31車身被人惡意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08人身保險退保是什么意思
2021-01-06人身保險合同概念特征是什么
2020-11-15肇事逃逸商業保險賠嗎
2020-12-25報案不及時擅離現場,查不清事故原因保險公司能否賠償
2021-03-05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要交通事故的賠償
2021-03-21什么時候保險理賠不需要保單
2020-11-26投保人的權利有哪些,做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