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政府開始建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這是是司法改革的一項重點性的工作。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認罪認罰從寬是什么?就更別談知道區檢察院認罪認罰從寬取得的成效是什么?接下來,小編會先向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認罪認罰從寬是什么?”
一、認罪認罰從寬是什么?
認罪認罰從寬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對于指控犯罪事實沒有異議,同意檢察機關的量刑意見并簽署具結書的案件,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從寬分為實體上從寬和程序上從簡兩方面。對認罪認罰案件,屬于基層法院所管轄的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被告人認罪認罰可以適用速裁程序進行審判。對于基層法院管轄可能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罰的案件,可以適用簡易程序。在審理當中,被告人對程序適用提出異議的,或者有其他不宜簡化審理情形的,人民法院依法轉為普通程序進行審理。這是程序上的從寬。
實體上,檢察機關根據犯罪事實和對社會危害程度以及認罪認罰的情況,依法提出從寬處罰的量刑建議,人民法院在做出判決時一般應采納人民檢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但是如果被告人不構成犯罪,或者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違背意愿認罪認罰,否認指控犯罪事實,或者指控的罪名跟人民法院審理的罪名不一致,以及有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情形的除外。
但是從保障人權和確保司法公正角度,對以下幾類案件是不適用的:一種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屬于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二是未成年人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他們的代理人和辯護人對未成年人認罪認罰有異議的;第三種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不構成犯罪,以及有其他不宜適用的情形。
二、區檢察院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取得的成效是什么?
1、刑事訴訟效率顯著提升,打擊犯罪更加有力。
2、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充分體現,涉法涉訴矛盾得以有效避免。
3、刑事訴訟規范不斷強化,檢察監督職能得到有力彰顯。
近年來,各區的檢察院在推進司法改革,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建立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不僅僅讓刑事訴訟的效率得到提升,同時也減少了矛盾,使得監督職能得到有效利用。開篇提出的“區檢察院認罪認罰從寬是什么?”,這個問題,也能夠得到解答。如果你想要更加詳細的咨詢,建議您可以咨詢相關專業的律師。
法庭拒不認罪的話會怎么處置
在我國關于拒不認罪是什么意思
在我國嫌疑人拒不認罪如何訊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村干部強行征地合法嗎
2021-01-06最新憲法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0-11-17事實婚姻離婚孩子怎么處理
2021-01-22財政部門應以什么為主加強國有金融資產監管
2021-01-13如何解除反擔保
2021-01-11假焊工證安監局如何處罰
2021-03-22交通罰款逾期半年怎么處理
2021-01-21認定違建的主體是誰
2021-01-25老人如何確認監護人
2021-03-20未取得產權的集資房離婚怎么分
2020-11-20法院強制執行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08我國繼承人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3-03拆遷安置房有什么優勢
2021-02-08房產贈與部分轉賣需要交哪些稅費
2020-12-21工作地點和用工單位改變可否賠償
2020-11-08公司可以跟工傷人員解除合同嗎
2020-12-03勞務合同什么法律關系
2021-02-25第三方勞務派遣合法嗎
2020-11-10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勞動合同賠償:員工只憑試用期合同能否申請雙倍工資補償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