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的犯罪人都會認為自己的行為沒有錯才會犯罪的,很多都是因為沖動的情緒下沒有辦法控制自己才引發了這樣的罪行,所以犯罪人在被抓獲后很多都會積極向國家承認自己的罪行并且表示自愿接受處罰。下面一起來看看認罪認罰從寬最新規定是什么?
一、認罪認罰從寬最新規定是什么?
認罪認罰從寬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對于指控犯罪事實沒有異議,同意檢察機關的量刑意見并簽署具結書的案件,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授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在部分地區開展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的決定》,兩高開展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對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同意人民檢察院量刑建議并簽署具結書的案件,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介紹,試點地區符合上述4項條件的犯罪嫌疑人和刑事被告人,將獲得依法從簡、從快、從寬處理;速裁程序適用范圍擴大到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自愿如實供述涉嫌犯罪的事實,有重大立功或者案件涉及國家重大利益的,經公安部或最高檢批準,偵查機關可以撤銷案件,檢察院可作出不起訴決定。
從寬分為實體上從寬和程序上從簡兩方面。對認罪認罰案件,屬于基層法院所管轄的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被告人認罪認罰可以適用速裁程序進行審判。對于基層法院管轄可能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罰的案件,可以適用簡易程序。在審理當中,被告人對程序適用提出異議的,或者有其他不宜簡化審理情形的,人民法院依法轉為普通程序進行審理。這是程序上的從寬。
實體上,檢察機關根據犯罪事實和對社會危害程度以及認罪認罰的情況,依法提出從寬處罰的量刑建議,人民法院在做出判決時一般應采納人民檢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但是如果被告人不構成犯罪,或者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違背意愿認罪認罰,否認指控犯罪事實,或者指控的罪名跟人民法院審理的罪名不一致,以及有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情形的除外。
但是從保障人權和確保司法公正角度,對以下幾類案件是不適用的:一種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屬于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二是未成年人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他們的代理人和辯護人對未成年人認罪認罰有異議的;第三種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不構成犯罪,以及有其他不宜適用的情形。
以上就是關于認罪認罰從寬最新規定的相關內容。綜上所述,對于罪犯的認罪雖然并不是絕對的就會認為其有悔悟的態度而采取了減輕處罰的判決,但是至少罪犯能夠在形式上表現出其認罪的誠懇就應該為其態度作出認可并且盡可能給予寬恕。
盜竊拒不認罪的認定后果是什么?
在我國嫌疑人拒不認罪如何訊問
在我國關于拒不認罪是什么意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習期工資會漲嗎
2020-11-30試用期辭退員工的方法和技巧
2020-11-29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問題
2021-01-01贈與合同受贈方不知道成立嗎
2021-03-18擔保合同的擔保方式
2021-03-15小孩在超市受傷,超市一定要負責任嗎
2020-12-02實習期沒轉正有補償金嗎
2021-01-30勞務外包定義
2021-02-27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后果怎樣的
2020-12-10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3-09保險合同為什么會終止
2020-12-01什么是保險合同主體變更
2021-03-08航空貨物運輸險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綿陽居民保險報銷比例
2020-11-28車撞自家人保險賠不賠及其依據是什么
2021-02-05購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08土地流轉互換糾紛的處理方法是什么
2021-02-08拆遷補償協議在哪有備案
2020-11-11公益拆遷和商業拆遷補償到底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8商鋪拆遷維權技巧,怎么不吃虧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