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院對于案件當事人的判定生效以后,那么對于他的判決或裁定就必須要執行。如果對于判決或裁定拒不執行,就要構成犯罪了,這就是拒執罪。拒執罪的主體比較特殊,它不會是所有的對象,僅僅只是那些拒不執行判決的當事人。它也會有一些概念知識。那么,本文就整理了一些關于打擊拒執罪案的分析。
一、辦理拒執罪案件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近3年來,N市G區法院共受理執行案件2912件,執結2615件,其中實體結案1517件(含部分執結361件),程序結案1098件。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拒執犯罪案件6件,其中公安機關立案偵查3件(另外3件處于初步審查階段),檢察機關審查起訴2件,法院審理的1件并依法作出有罪判決。通過調查發現當前在打擊拒執犯罪工作中存在拒執罪適用率偏低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以拒執罪啟動刑事訴訟程序的案件少。N市G區法院近3年來執行案件程序結案1098件,占受案數2912件的37.7%。其中,以涉嫌拒執罪移送公安機關有6件,只占程序結案數的0.55%。
(二)申請執行人向司法機關報案或向法院提起自訴案件數為零。2015年7月22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若干解釋》),將拒執罪的追訴由以往的單一公訴模式改變為公訴、自訴并行模式,但實踐中申請執行人向公安、檢察機關控告和提起自訴很少,如N市G區法院至今尚無立案受理拒執罪自訴案件情況。
(三)追究負有執行義務的人的刑事責任少。截止目前,N市G區法院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追究負有執行義務的人的刑事責任僅1件,占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16.7%,占執行受案數或程序結案數比例則微乎其微。
二、影響拒執罪適用的原因分析
(一)執行人員主動適用拒執罪的意識不強。2015年7月最高法院《若干解釋》出臺前,拒執犯罪系公訴案件,申請人無法提起自訴。拒執罪案件通過公訴途徑,其啟動方式需由人民法院向公安機關提交必要的證據,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一方面因追究刑事責任需要搜集詳細的證據材料,化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且公安機關立案要求又高,能夠走完司法程序,實現既定目標屈指可數,如N市G區法院向公安機關移送的6件涉嫌拒執犯罪案件,全部為法院在執行過程中發現犯罪線索并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另一方面,執行人員可能存在對拒執罪的構成標準和適用條件不清楚,且怕激化矛盾,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適用拒執罪的心態。
(二)人民群眾對拒執罪的認識不到位。一方面,由于社會公眾對拒執行為的社會危害性認識不足,導致在辦理拒執罪案件時,得不到應有的支持,造成辦案人員搜集證據困難。另一方面,執行人員在辦理執行案件、加大執行查控力度的同時,忽略了對申請人就拒執犯罪概念、犯罪形態以及救濟途徑的宣傳引導,申請人對可以提起刑事自訴的司法解釋規定知曉率極低。
(三)政法機關打擊拒執罪的工作機制不完善。在司法實踐中,公安、檢察機關一般認為執行工作屬法院內部事務,再加上時間、精力有限,因而對辦理拒執犯罪案件缺乏積極性,互相制約多,相互配合少,導致在追究程序上銜接不暢通,執行法官往往要花費比普通案件長得多的時間來辦結一起拒執罪案件,在案多人少、審限緊的現實下,不利于司法效率的提高。
(四)適用拒執罪標準把握不夠統一。相關立法、司法解釋對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如何理解、把握、適用缺乏具體規定。比如,法院認為有初步犯罪線索即可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而公安機關主要根據法院提供的證據決定是否立案及采取措施,對于在偵查階段需要收集什么證據則并不十分清楚,僅憑法院隨案提供的一些調查材料,要么認為證據不夠確實充分,甚至認為拘留、罰款是立案前置條件,往往不能給案件定性。檢察機關則認為被執行人只有在執行階段轉移財產、規避執行、逃避打擊的行為才是情節嚴重的犯罪行為。但若法院執行人員將拒執事實逐一作為證據來收集進行隨案移送,則影響了司法資源的節約。
(五)嫌疑人查找難歸案難。適用拒執罪的案件往往是因為被執行人逃避、規避執行,被執行人難找是一大難題,需動用人力、物力進行偵查,法院將此類案件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后,出現部分案件當事人下落不明或外出無法到案的情況,導致公安機關不能將案件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案件只能停滯在偵查階段。
三、加強適用拒執罪工作的對策建議
(一)進一步樹立執行工作的強制性理念。強制性是執行工作最顯著特征,是彰顯執行權威的基礎。如果沒有強制性就很難開展執行工作,必將制約人民法院依法處理逃避執行、抗拒執行、協助執行不力等行為的能力。在2012年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中,加大了民事制裁力度,提高了罰款的限額,加大了對不履行協助執行義務主體的制裁。同時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重整執行理念,不斷提升執行工作的強制性,提出了“一性兩化”(即依法突出執行工作的強制性、全力推進執行工作信息化、大力加強執行工作規范化)的工作思路,在限制高消費、信用懲戒、審理拒執罪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規定,這些措施為提升執行工作強制性奠定了理論基礎。因此,應當將嚴厲打擊拒執犯罪作為進一步加強執行工作強制性的重要抓手,加強對歷年來未執行兌現的案件全面摸排清理,通過網絡查控或申請人提供線索,一旦發現被執行人具備履行能力,立即恢復執行并采取相應的強制措施。對行為人逃匿的,請求公安機關協助查找、控制,對符合拒執犯罪立案條件的,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或支持申請執行人依法向法院提起自訴,將打擊拒執罪保持新常態。
(二)進一步完善政法機關工作聯動機制。緊緊依靠黨委領導,發揮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加強與公安、檢察機關的溝通協調,使公安、檢察機關深入了解法院執行工作,提高對拒執犯罪社會危害性的認識,強化工作協作。積極推動構建聯合打擊拒執罪長效機制,明確政法三機關辦理拒執案件的職能分工,建立起以法院為主導,公安、檢察機關密切配合的打擊拒執犯罪聯動機制,統一辦案尺度,捋順案件管轄和流轉程序,細化人民法院移送涉罪案件的證據材料,強化公安機關的立案偵查、檢察機關的偵查監督,對進入法律程序的拒執案件,要迅速確定偵查方案,充分利用技偵手段,多方查找嫌疑人下落,做到快拘、快捕、快訴、快判,營造強大的法律攻勢,形成依法打擊拒執犯罪合力,從而使執法部門之間在處理拒執案件時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有效抵制和克服部門本位主義對辦理拒執案件的干擾。同時進一步暢通權利人提起刑事自訴渠道,依法保護申請人的合法權益。
(三)進一步提高執行人員執法辦案水平。“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人民法院工作重點,執行人員要切實轉變思想觀念,充分認識打擊拒執罪對實現基本解決執行難目標的重大意義與功效。要采取組織專題學習,結合具體案例加強執行人員對相關法律規定的理解把握,厘清拒執罪適用的疑點、難點,確保干警及時掌握最新司法動態,領會精神實質,并結合執行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有針對性地就拒執犯罪構成要件、訴訟程序和證據固定等開展專題學習,特別是針對與公安、檢察機關銜接的證據要求等問題要進行深入研究,不斷增強干警執法辦案能力。其次,通過組織人事、績效激勵等多種手段,促使執行人員克服查辦拒執案件時的畏難思想和怕麻煩心理,樹立辦案信心,對打擊拒執犯罪行為始終保持高壓態勢,發現一個打一個決不姑息,堅決杜絕關系、金錢、人情等各種因素對打擊拒執罪工作的影響。
(四)進一步加大源頭遏制拒執犯罪力度。要充分利用“總對總”“點對點”網絡執行查控系統,調查被執行人車輛、房產、股權、銀行存款等財產情況。凡是具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被執行人,一律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并借助電視、報紙、網絡、廣播、微博、微信等各種傳播平臺,進行公開曝光。發布限制高消費、限制出境令,并向政府有關部門、金融監管機構、金融機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等通報,強化對失信被執行人的信用懲戒,促使其自動履行義務。凡是涉嫌拒執犯罪的,注重運用信息化設備及時收集、固定證據,及時向公安部門移送犯罪線索,依法追究被執行人的刑事責任。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執行工作運行機制,強化內部監督制約,增強執行工作透明度,徹底消除消極執行、選擇執行和亂執行行為,不斷提升執行效率。
(五)進一步營造打擊拒執犯罪氛圍。要針對相關法律規定、司法解釋并結合最高法院發布的典型案例,加強對全社會就拒執犯罪構成要件、立案標準、訴訟程序的司法宣傳,擴大知曉率,支持和引導申請人自行向公安機關報案或向法院提起自訴,提高申請執行人運用法律手段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同時,要借力“互聯網 ”時代,以官方自媒體以及報紙、電臺、電視臺為依托,多角度、多媒介、多形式對嚴打拒執犯罪有關情況、典型案例以及拒執犯罪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予以宣傳,發揮震懾教育作用。要通過發布失信“黑名單”,將失信被執行人姓名、身份證號碼、住址以及未履行金額向公眾曝光,并公開法院舉報電話,以發動群眾的力量。加強與被執行人居住的街道社區、工作單位的執行協作,巧妙借助被執行人的“面子”思想,將“老賴”們推向工作圈、生活圈,利用公眾的監督督促被執行人自覺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共同形成違法失信者處處受制的社會信用體系,營造嚴厲懲治拒執犯罪的強大法治氛圍。
關于打擊拒執罪案的分析大致就是這些了,我國的法律是不容侵犯的,人民法院的判決一經生效就不能隨意違背,因為這會觸及到法律的尊嚴和人民法院的權威,人民法院的權威一旦沒有了,法院的判決得不到執行,那么,法律就會變成一指書文,社會也會動蕩不安。
拒執罪移送申請書應該怎么寫?
拒執罪量刑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拒執罪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在何情形可代表公司訴訟
2021-02-25老字號如何申請注冊
2021-01-30房產抵押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08普通合伙企業與有限合伙企業的區別
2021-02-06“凈身出戶”的保證書效力如何
2020-12-31死緩一審中院管轄嗎
2021-03-24指定管轄權不服要怎么辦
2021-02-08民事訴訟主管的標準及范圍是什么
2021-02-25法人在公司賬戶銀行開戶就可以直接取錢嗎
2021-02-16公司可以用私人賬戶付公款嗎
2021-03-04分手協議是指什么
2021-02-20撫恤金誰有權領取
2021-01-08合同債權的權能與特點有哪些
2020-12-20物件損害責任案中哪些免責事由是可以適用的
2020-12-04身份證過期了簽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28單位未支付競業補償金如何處罰
2021-01-18實習期醉駕怎么處理
2021-02-05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0-11-19詳解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費用問題
2020-11-26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