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罪犯在面對控方充足的證據時仍然在狡辯否認自己的罪行,直到法院已經決定作出最后的判決之前才意識到自己作為罪犯已經沒有后路就會選擇在法庭上認罪并且真誠地向法官陳述自己的悔改態度。那么,當庭認罪悔改陳述能否減刑?
一、當庭認罪悔改陳述能否減刑?
當庭認罪不符合從輕或減輕的情節,需要在案件調查階段主動交代、配合調查才算的。庭審階段證據已經掌握的差不多了,認不認罪都有辦法定罪,所以對案件結果基本沒有影響。
減刑,是指對原判刑期適當減輕的一種刑法執行活動。狹義的減刑是指依法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罪犯在具有法定的減刑情節時,由負責執行刑罰的機關報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減輕原判刑罰的刑事司法活動;廣義的減刑是指凡受刑事處罰的人,在具備法定的減刑情節時,由負責執行刑罰的機關報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減輕原判刑罰的刑事司法活動,不僅包括狹義減刑的范圍,還涵蓋了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罰金、緩刑及因主刑減刑后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減刑。
《刑法》第78條,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的,或者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減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現之一的,應當減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動的;
(二)檢舉監獄內外重大犯罪活動,經查證屬實的;
(三)有發明創造或者重大技術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產、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災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現的;
(六)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重大貢獻的。
減刑以后實際執行的刑期,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處無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
閱讀完上述文章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只要不是在審判之前的調查期間配合國家機關工作主動招供都不能得到相應的輕判,但法院會結合案件的實際對社會和受害者造成的損失以及其悔改的態度進行適當的減刑。
盜竊拒不認罪的認定后果是什么?
在我國嫌疑人拒不認罪如何訊問
法庭拒不認罪的話會怎么處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行前保全需要提供擔保嗎
2021-01-16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效力
2021-01-22分手協議如何寫
2020-12-10公務員錄用公示期間舉報如何解決
2021-03-18老人需要有監護人嗎
2021-03-22治安拘留家屬能探望嗎
2021-03-14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為什么無效
2021-01-18勞動法工傷誤工費
2020-12-01離婚雙方都簽字了是否立刻有效
2021-01-15雙重除斥期間以哪個為準
2020-12-19小區景觀燈漏電致女童死亡,物業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13實習期算不算正式員工
2020-11-26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1-03-26又一座僅供瞻仰的神龕——對《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解讀
2020-11-20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技巧是什么
2021-02-11車險理陪應標準不同,被保險人是否按比例獲賠
2021-02-14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如何管轄
2021-02-02認識保險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的誤區
2020-12-13外資保險公司超出業務范圍尚不構成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07汽車丟了,保險公司怎樣理賠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