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執罪在司法中主要是因為拒絕執行判決或者其他問題而造成的情節嚴重的行為,關于拒執罪在我國專業出臺的法律并且相關工作人員作出了司法解釋。那么,拒執罪司法解釋全文是什么?在相關法律法規中具體是怎么規定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拒執罪司法解釋全文是什么?
拒執罪全稱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指對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有給付內容的判決、裁定負有履行義務的當事人,在有履行能力并且能夠履行的情況下,拒不履行,情節嚴重的行為。《刑法》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但是“情節嚴重”規定不具體,在實踐中不好操作,這次最高院的司法解釋對此進行了明確:
具有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財產情況、違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費及有關消費令等拒不執行行為,經采取罰款或者拘留等強制措施后仍拒不執行的;
偽造、毀滅有關被執行人履行能力的重要證據,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他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妨礙人民法院查明被執行人財產情況,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拒不交付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票證或者拒不遷出房屋、退出土地,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與他人串通,通過虛假訴訟、虛假仲裁、虛假和解等方式妨害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執行人員進入執行現場或者聚眾哄鬧、沖擊執行現場,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對執行人員進行侮辱、圍攻、扣押、毆打,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毀損、搶奪執行案件材料、執行公務車輛和其他執行器械、執行人員服裝以及執行公務證件,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致使債權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自訴也可追究拒執罪
這次最高院司法解釋的一個重大變化就是由過去單一制通過公訴程序追究拒執罪,轉換為公訴程序和自訴程序都可以追究的雙軌制。自訴人要有證據證明符合以下兩個條件:第一,負有執行義務的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侵害了自己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第二,申請執行人曾經提出控告,而公安、檢察機關對負有執行義務的人不予追究刑事責任,法院認為符合立案條件就應予以立案。需要說明的是,通過自訴程序追究拒執罪,可到判決該案的一審法院申請立案。
在我國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中有一個很大的變化,就是公訴程序改為公訴自訴都可以的程序。但是自訴人需要符合一定的條件,如果您對拒執罪還有其他問題,可以委托律師介入,具體也可當面咨詢.
拒執罪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有哪些?
拒執罪量刑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拒執罪到公安局什么部門立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有用嗎 怎樣申請勞動仲裁
2020-12-05合同履行不能是無效合同嗎
2020-11-16民事訴訟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3掛牌和上市是什么意思,二者有什么區別
2021-01-01看守所人犯的近親屬病重,可以回家探視嗎
2020-11-23債務人可以放棄遺產繼承嗎
2021-03-03隨意提管轄異議可能會被罰款嗎
2021-03-16快遞被他人拿走誰負責
2021-03-01故意傷害罪的民事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7第二次離婚訴狀范本
2020-11-18合同無效擔保人還要承擔責任嗎
2020-11-11老年人無兒無女財產的第一繼承人是誰
2020-12-08光污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10人壽保單能轉讓嗎,人壽保險不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4保險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1-03-16海上保險合同的內容和包含的事項(很具體)
2021-03-10在保險公司掛職有危險嗎
2021-03-06保險公司假現場拒賠合理嗎
2021-03-17保險受益人的法定標準是什么
2020-11-29保險人的權利和義務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