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取得制度是我國民法上的一種重要的制度,一般就是在我們需要追究不是物的真正所有人的權利的時候一種免責的制度,關于這種制度的區分我們還是需要通過構成要件來具體講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是什么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什么叫善意取得
善意取得又稱即時取得,是指財產占有人無權處分其占有的財產,如果他將該財產轉讓給第三人,受讓人取得該財產時出于善意,則受讓人將依法即時取得該財產的所有權。在此情況下,第三人取得該物的所有權,而原權利人不得向第三人行使物上還請求權,只能請求侵權人賠償損失。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明確規定了善意取得制度,最大限度的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該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維護正常的市場交易關系,保護善意的交易相對人,促進社會經濟秩序之穩定,從而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有序地發展。
二、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
(一)讓與人對讓與的財產無處分權。所謂無權處分,是指讓與人無處分權而從事了法律上的處分行為。對財產的處分權是屬于財產所有人,讓與人是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如果讓與人有權處分則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常見的無權處分有以下幾種情形:一是無所有權的情形即占有委托物的情形,如承租、保管或借用人對承租或保管、借用的財產而將該財產出讓給他人;二是所有權受到限制的情形,如某一共有人未經其他共有人的同意,而將共有財產處分給他人;三是代理人擅自處分被代理人的財產的情形,如代理權終止、超越代理權、無權處分的情形下,也有可能發生無權處分的情況。
(二)受讓人受讓該財產時是善意的。善意取得以受讓人受讓動產時主觀上為“善意”且無重大過失為其必備要件。所謂善意,是指第三人于受讓時,不知出讓人為非所有人,也不知出讓人無權處分。財產的善意取得以受讓人的善意為條件,如果受讓人具有惡意,則不得適用善意取得。當然,我們不能要求受讓人自始不知道該物為善意取得,因此,善意的適用時間應為物權變動行為發生之前,在此之后即受讓人取得所有權,原權利人不得以受讓人惡意要求返還原物。
在善意取得制度中,這種善意應為“推定善意”,這一原則已為德國民法、我國臺灣地區民法明文確認。第三人和占有人(無權處分人)進行交易行為時,根據占有的權利推定效力,以及占有的公信力,我們應推定第三人為善意,如果原權利人主張權利,則負責舉證第三人為非善意,如不能舉證,第三人則為善意而取得財產所有權。
(三)受讓人取得財產是基于合理的價格有償轉讓行為。善意取得是以有償取得為前題條件,受讓人在取得財產時,必須向出讓人支付相應對價。因此受讓人取得的財產必須是通過有償的法律行為來實現,如果通過繼承、贈與等無償行為取得財產,則不能產生善意取得的效力。
(四)已作出了物權變動行為。根據《物權法》規定,動產的物權變動必須作出了交付行為,交付可以為現實交付、簡易交付、指示交付及占有改定。登記是不動產物權的生產要件,如果受讓人沒有為權利的變更登記,也就沒有實現物權的變動,即使受讓人占有財物,財產的物權仍屬于原權利人。因此,只要符合以上四個條件即可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原權利人只能向無權處分人要求賠償,而不能向受讓人行使物權請求權。
小編已經給大家做出了解釋,在上文當中大家可以看出,其實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其實關鍵還是看這個當事人對此物有沒有所有權 ,如果確實擁有所有權的話,那么是根本不會存在善意取得的問題的。
效力待定合同中善意相對人的撤銷權
轉讓專利權取得收入屬于什么收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糾紛找哪個部門比較好
2020-12-10上課期間老師訓學生出去跳樓身亡學校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7什么是保證擔保,什么是保證保險,這兩者區別是什么
2020-11-18貸款擔保需要本人簽字嗎
2021-02-24個人債務糾紛要怎么辦
2020-12-10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有哪些要求
2021-03-10交通事故傷殘鑒定過程
2021-01-13欠錢不還法院強制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訴訟期間涉案房產是否可以抵押
2021-03-23員工有精神病怎么辦
2020-12-19什么情形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2021-02-28員工辭職是否確認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0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沒有終止合同單位停了五險一金怎么辦
2020-12-09壽險投保的一般流程
2020-11-27外保內貸業務是什么
2021-02-23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再保險合同之法理構造是怎樣的
2021-01-09保險代理人在其業務中欺騙被保險人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1保險代理人可以全權代理保險人嗎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