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對于正在實施的不法侵害,其實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而此時在緊急情況下采取的措施自然就有可能給對方人身造成損害,而如果防衛過當的話,則此時就有可能演變為故意傷害罪。而對于正當防衛與故意傷害罪很多人無法區分清楚,對此律霸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就來告訴大家正當防衛與故意傷害罪的界限有哪些。
一、什么是正當防衛
正當防衛(又稱自我防衛,簡稱自衛),是大陸法系刑法上的一種概念。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仍然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其與緊急避險、自助行為皆為權利的自力救濟的方式。
正當防衛應當符合四個條件:正當防衛所針對的,必須是不法侵害;必須是在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的時候;正當防衛所針對的、必須是不法侵害人;正當防衛不能超越一定限度。正當防衛有以下幾個基本的特征:正當防衛是目的正當性和行為的防衛性的統一;正當防衛是主觀的防衛意圖和客觀上的防衛行為的統一;正當防衛是社會政治評價和法律評價的統一。
二、正當防衛與故意傷害罪的界限有哪些
正當防衛過當,是指采取的制止性行為明顯超過了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法侵害人的重大損害的行為。“不超過必要的限度”,是指以制止不法行為的狀態為限度,不法侵害狀態已處于結束狀態,危險狀態已消除。如:某人持刀行劫,被劫人自衛反抗,將行劫人打翻并奪下其所持之刀,刺傷行劫人,行劫人的不法侵害已被制止,不法侵害狀態和危險已處于結束,制止行為的損害到此為止,為“不超過必要的限度”。
在司法實踐中,在于防衛人“有無傷害侵害人身體”的故意;換言之,即正當防衛人為了使自己免遭不法侵害而對不法侵害人予以身體打擊(傷害)的防衛行為,不能有“傷害”侵害人身體的故意。在故意傷害犯罪案件中,認定防衛人在對侵害人實施的防衛過程中,有否對侵害人直接打擊(傷害)的故意,成了判定行為是否屬于正當防衛的重要條件。
上文中小編已經做出了介紹。雖然正當防衛與故意傷害罪都是會對他人的人身造成損害,但此時行為人的主觀表現卻是不同的,故意傷害罪的情況下自然是出于故意對他人人身實施傷害行為,而此時也就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是怎樣的
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防衛過當致死判多少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級醫療事故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請律師打官司怎樣付費
2020-11-22行政機關賠償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10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怎么辦
2021-01-23再婚老人遺產糾紛相關內容
2020-11-20交通肇事逃逸后果是什么
2020-12-05申請工傷賠償,公司不配合怎么辦
2021-01-16行政案件立案后可以撤銷嗎
2021-01-23解除合同賠償金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04辭職是否必須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建設項目工程保險費
2021-02-02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提交哪些資料
2021-02-19對保險合同效力有什么規定
2021-01-05淺析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欺詐行為的認定與救濟
2020-11-17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08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公司擔憂
2021-01-24土地出讓金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2021-01-05農民該如何維護自己參與土地流轉的合理收益
2021-03-17按份分割后的房產如何進行拆遷分配
2020-12-17中山東區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