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業固定資產的計價原則
由于固定資產的價值關系到納稅人計提折舊的數額,從而影響應納稅額,因此,對固定資產的計價按以下原則處理:建設單位交來完工的固定資產,根據建設單位交付使用的財產清冊中所確定的價值入賬;自制、自建的固定資產,在竣工使用時按實際發生的成本入賬;購人的固定資產,按購人價加上發生的包裝費、運雜費、安裝費等以及繳納的稅金后的價值入賬。從國外引進設備的入賬價值包括:設備買價、進口環節的稅金、國內運雜費、安裝費等;以融資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按照租賃協議或者合同確定的價款加上運輸費、途中保險費、安裝調試費以及投入使用前發生的利息支出和匯兌損益等后的價值入賬;接受贈與的固定資產,按發票所列金額加上由企業負擔的運輸費、保險費、安裝調試費等確定;無所附發票的,按同類設備的市價確定;盤盈的固定資產,按同類固定資產的重置完全價值入賬;接受投資的固定資產,應當按該資產折舊程度,以合同協議確定的價格或者評估確認的價格入賬;在原有固定資產基礎上進行改擴建的,按照固定資產的原價,加上改擴建發生的支出,減去改擴建過程中發生的固定資產變價收入后的余額確定。
2.企業無形資產的計價原則
無形資產按取得時的實際成本計價,應區別確定:無形資產作為資本金或者合作條件投入的,按照評估確認或者合同、協議約定的金額計價;購人的無形資產,按照實際支付的價款計價;接受捐贈的無形資產,按照發票賬單所列金額或者同類無形資產的市價計價;自行開發并且依法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按照開發過程中的實際支出計價;非專利技術、專利和商譽的計價應當經法定的評估機構評估確認。
3.企業的無形資產的攤銷
無形資產的攤銷應當采取直線法。受讓或投資的無形資產,法律和合同或者企業申請書分別規定有效期限和受益期限的,可按法定有效期限與合同或企業申請書中規定的受益年限孰短原則攤銷;法律沒有規定使用年限的,按照合同或者企業申請書的受益年限攤銷;法律和合同或者企業申請書沒有規定使用年限的或者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攤銷期限不得少于10年。
企業在籌建期發生的開辦費,應當從開始生產、經營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內分期扣除?;I建期是指企業被批準籌建之日起至開始生產。經營(包括試生產、試營業)之日的期間;開辦費是指企業在籌建期發生的費用,包括人員工資、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以及不計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成本的匯兌損益和利息等支出。
4.企業的固定資產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是關系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一個重要因素。正確計算和提取折舊,有利于正確計算成本、利潤和所得稅,有利于加強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和企業的設備更新。企業所得稅條例關于固定資產的折舊有以下規定:
(1)應當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包括房屋、建筑物;在用的機器設備、運輸車輛、器具、工具;季節性停用和大修理停用的機器設備;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以融資租賃方式租人的固定資產;財政部確定的計提折舊的其他固定資產。
(2)不得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包括土地、房屋、建筑物以外未使用、不需用。封存的固定資產;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已提足折舊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按照規定提取維檢費的固定資產;已在成本中一次性列支而形成的固定資產;破產關停企業的固定資產;財政部規定的其他不得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不得補提折舊。
(3)提取折舊的方法和依據。納稅人的固定資產,應當從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提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從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提折舊。固定資產在計算折舊前,應當估計殘值,從固定資產原價中減除,殘值比例在原價的5%以內,由企業自行確定;由于情況特殊,需調整殘值比例的,應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
(4)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企業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按財政部制定的分行業財務制度的規定執行。對極少數城鎮集體和鄉鎮企業由于特殊原因,需要縮短折舊年限的,可由企業提出申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一級地方稅務局商財政廳(局)同意后確定。但不得短于以下規定年限:房屋建筑物為20年;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年;電子設備和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以及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器具、工具、家具等為5年。
5.可縮短折舊年限或加速折舊的設備
對促進科技進步、環境保護和國家鼓勵投資的關鍵設備,以及常年處于震動、超強度使用或受酸、堿等強烈腐蝕狀態的機器設備,確需縮短折舊年限或采取加速折舊方法的,由納稅人提出申請,經當地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后,逐級報國家稅務總局批準。納稅人可扣除的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采取直線折舊法。
6.納稅人外購無形資產價值的攤銷
納稅人外購無形資產的價值,包括買價和購買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納稅人自行研制開發無形資產,應對研究開發費用進行準確歸集,凡在發生時已作為研究開發費直接扣除的,該項無形資產使用時,不得再分期攤銷。納稅人為取得土地使用權支付給國家或其他納稅人的土地出讓價款應作為無形資產管理,并在不短于合同規定的使用期間內平均攤銷。納稅人購買計算機硬件所附帶的軟件,未單獨計價的,應并入計算機硬件作為固定資產管理;單獨計價的軟件,應作為無形資產管理。納稅人的固定資產修理支出可在發生當期直接扣除。納稅人的固定資產改良支出,如有關固定資產尚未提足折舊,可增加固定資產價值;如有關固定資產已提足折舊,可作為遞延費用,在不短于5年的期間內平均攤銷。納稅人對外投資的成本不得折舊或攤銷,也不得作為投資當期費用直接扣除,但可以在轉讓、處置有關投資資產時,從取得的財產轉讓收入中減除,據以計算財產轉讓所得或損失。
7.納稅人應作為壞賬處理的應收賬款
債務人被依法宣告破產、撤銷,其剩余財產確實不足清償的應收賬款;債務人死亡或依法被宣告死亡、失蹤,其財產或遺產確實不足清償的應收賬款;債務人遭受重大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損失巨大,以其財產(包括保險賠款等)確實無法清償的應收賬款;債務人逾期未履行償債義務,經法院裁決,確實無法清償的應收賬款;逾期3年以上仍未收回的應收賬款;經國家稅務總局批準核銷的應收賬款,納稅人應作為壞賬處理。納稅人發生非購銷活動的應收債權以及關聯方之間的任何往來賬款,不得提取壞賬準備金。關聯方之間往來賬款也不得確認為壞賬。
8.納稅人的固定資產不得計提折舊或攤銷費用的情況
納稅人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范圍按規定執行。除另有規定者外,已出售給職工個人的住房和出租給職工個人且租金收入未計入收入總額而納入住房周轉金的住房;自創或外購的商譽;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不得計提折舊或攤銷費用。除另有規定者外,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房屋、建筑物為20年;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電子設備和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以及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器具、工具、家具等為5年。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輕傷害量刑標準2020
2021-01-29勞動法規定有年終獎嗎
2020-12-24老字號可以用作商標嗎
2020-12-02行政案件鑒定告知時限是多久
2021-02-07意外工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2公司怎么注銷
2021-03-02離婚扶養義務有沒有強制性
2020-12-23合同糾紛敗訴方跑路了怎么辦
2021-01-08購房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六大陷阱是什么
2021-02-21中介買賣房屋風險怎么防范
2021-02-15國企改制解聘職工經濟補償標準有何規定
2021-03-09試用期要交保險嗎
2021-02-11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1-16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合同的解除
2021-02-16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1-11淺談保險公司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中的責任承擔
2020-11-12人身侵權與保險理賠是否兼得
2020-11-12財產險理賠怎么辦理
2020-12-06車禍哪些費用保險公司可以賠償
2021-02-06保險單車架號錯了理賠怎么進行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