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失犯罪當中具體也是可以分為作為的過失犯罪與不作為過失犯罪的,當然,作出這樣的區分主要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定罪,但在具體處罰的時候卻是一樣的。那法律中規定不作為過失犯罪有哪些情形呢?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不作為過失犯罪有哪些情形
過失犯罪是指行為人在過失的心理狀態下實施的犯罪,是犯罪構成要件中主觀方面的一種心理狀態。那么根據刑法規定,過失犯罪有哪些情形呢?
第一種情況是疏忽大意的過失犯罪,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從而構成犯罪。所謂應當預見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可能發生結果的認識能力而言。應當預見要求根據具體情況,確認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是否有能力作出判斷,包括根據行為人的年齡、工作職責、文化程度、知識水平、工作經驗、生活經驗等因素。疏忽大意就是通常所說粗心大意、忽略、忘記、沒想到等。如某汽車駕駛員,在倒車時違反操作規程,不事先鳴笛,也不注意觀察,結果將在車后玩耍的小孩軋死。作為駕駛人員,其職責要求在倒車時必須先認真觀察,而該駕駛員由于疏忽大意,既不鳴笛,也沒有認真觀察,致使危害結果發生,應當負交通肇事罪的責任。
第二種情況是過于自信的過失犯罪,即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這種危害社會的結果,從而構成犯罪。這種過失,就行為人的認識能力來說,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同時又忙著某種僥幸心理,輕信這種結果也許不會發生。還是以汽車駕駛員為例,某駕駛員已經知道自己駕駛的汽車制動不靈,需要修理,但由于急于出車跑業務,并認為自己的駕駛技術高超,出不了事,結果遇到緊急情況,將人撞死。作為駕駛人員,汽車制動不靈,可能會造成事故,是應該預見到的,但該駕駛員自認為技術高超,懷著僥幸心理,結果造成危害,應當負交通肇事罪的責任。
應當注意到,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與故意犯罪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在過失犯罪的構成條件上作了很大限制,過失行為只有造成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刑法才規定為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實際危害結果,雖有過失行為,則不是犯罪,可以進行教育或行政處罰。而在故意犯罪中,許多犯罪只要行為一經實施,就構成犯罪,比如行為人實施了殺人行為,雖然由于某種原因沒有得逞,也應當負殺人未遂的。二是在處罰上,鑒于過失犯罪的主觀惡性比故意犯罪小,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處罰比對故意犯罪的處罰規定得輕。
二、過失犯罪的性質
1、過失犯罪行為本身蘊涵著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會的行為。
2、過失犯罪行為本身是錯誤行為,即屬于不適當的、應當受到譴責的行為。
3、一般情況下,過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時刑法才將其規定為犯罪,行為人才承擔刑事責任,所以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不是表現在主觀意志上,而是體現在客觀效果上。
《刑法》中規定的一些犯罪只能由過失行為構成,而要是故意實施了相關行為的話,也不能說就不會構成犯罪,此時構成的就會是另一個罪名了。而過失犯罪在具體的處罰上面是要比故意犯罪低的。當然,法律中規定的不作為過失犯罪的情形主要就是兩種,一種是疏忽大意的過失,另一種就是過于自信的過失。
一般刑事犯罪記錄是什么,能夠撤銷嗎?
共同犯罪的分類有幾種,共同犯罪有哪些分類
刑事犯罪辯護人的范圍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違法如何申請賠償
2020-12-17基層干部沒有依法辦事怎么舉報
2020-12-25什么人可以當公司股東
2021-02-14二婚老人繼子撫養還是親子撫養
2021-03-09購房定金交多少
2021-01-15裁員時哪些員工不能裁
2020-11-24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020-12-12經濟裁員能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2-24試用期離職被壓了一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1-02-04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車禍受傷保險賠償有期限嗎
2020-11-27財產保險索賠申請書是怎樣的
2021-02-13責任無法認定如何理賠
2021-01-10交通事故逃逸保險拒賠罰款依據
2021-01-17被保險代理人誤導欺騙如何維權
2021-02-08車險理賠的常見問題律師解析
2020-12-12侵權糾紛能否列保險公司為被告
2021-02-11生死戀人留下的保險糾葛
2021-02-03再保險公司
2021-01-15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核心問題是什么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