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犯罪都是有具體的主體來實施的,而《刑法》中規定的犯罪主體無非就是自然人和單位,不過針對一些特殊的犯罪會對犯罪主體作出一定的要求。對于盜竊罪來講,這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那大家知道盜竊罪的主體都有哪些嗎?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盜竊罪的構成要件
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或者多次竊取的行為。盜竊罪的構成要件如下:
(一)本罪的客體是公私財產所有權,犯罪對象一般為動產,但不動產的可動部分如房屋的門窗、土地上生長的樹木也可以成為盜竊罪的對象。盜竊罪的對象一般是有形的物品,但某些無形的、缺少有體性而有經濟價值的東西,如電力、煤氣、天然氣、重要技術成果也可以成為本罪的對象。
(二)本罪的客體方面,一般表現為以秘密竊取的方法,將公私財物轉移到自己的控制之下,并非法占有的行為。秘密竊取是指行為人采用自認為不使他人發覺的方法占有他人財物。只要行為人主觀上是意圖秘密竊取,即使客觀上已被他人發覺或者注意,也不影響盜竊性質的認定。秘密竊取,可以是被害人不在場時實施,也可以是物主在場時乘其不備實施。
(三)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只能由自然人構成。
(四)本罪的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即明知是他人或者單位所有或持有的財物,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實施竊取財物的行為。誤認他人的財物為自己的財物而取走,因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不構成盜竊罪。
二、單位能否構成盜竊罪
關于單位盜竊問題,最高人民檢察院于1996年1月23日針對內蒙古自治區和江蘇省人民檢察院的請示批復規定:“單位組織實施盜竊,獲取財產歸單位所有,數額巨大,情節惡劣的,應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主要的直接責任人員按盜竊罪依法批捕,起訴。”
2002年8月13日公布并施行的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九屆檢委會第112次會議通過的《關于單位有關人員組織實施盜竊行為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批復》指出:“近來,一些省人民檢察院就單位有關人員為謀取單位利益組織實施盜竊行為如何適用法律問題向我院請示。根據刑法有關規定,現批復如下:單位有關人員為謀取單位利益組織實施盜竊行為,情節嚴重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以盜竊罪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從上述批復來看,單位本身不能成為盜竊罪的主體。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只能追究主管人員和主要直接責任人的刑事責任。
1997年3月14日通過的修訂后的刑法,也沒有規定單位盜竊罪,可見,從立法上看,單位不能成為盜竊罪的主體。
綜上,我們了解到盜竊罪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而對自然人的要求也就是一般主體,即已滿16周歲并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換言之如果是未滿16周歲的人實施了盜竊行為的話,此時就不能按照盜竊罪進行處理,因此主體不符合要求。
盜竊罪司法解釋內容
入室盜竊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盜竊罪最新司法解釋的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戶拒交物業費如何處理
2021-03-22交通事故訴訟時效過期怎么辦
2021-01-22股權眾籌有什么發展
2021-02-27怎樣認定商標侵權行為
2021-03-09離婚案二審是終審嗎
2021-03-26離婚調解不去有壞處嗎
2021-02-15專有技術侵權糾紛是否適用專屬管轄
2020-11-24商鋪使用權有哪些作用
2021-01-28協議離婚,如何要回我的買車資格
2021-01-30繼承效力怎么規定
2020-11-28學生猝死在宿舍內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8集體土地可以進行流轉嗎
2021-01-07房產保全取消多久能過戶
2020-12-07數罪并罰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10關于不辭而別員工的處理建議
2021-02-05如何確定競業限制的范圍
2021-01-09試用期離職是否受競業限制
2021-02-23勞動爭議管轄權是什么意思
2020-12-29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如何理解
2021-02-05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手續有哪些
2020-12-25